我市235台加装电梯完成“体检”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王鹏)爬楼难、拿重物不便……这些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多年的难题,随着加装电梯的普及,正逐步得到解决。近日,厦门市特检院对全市多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开展定期检验工作。检验人员严格把关,确保加装电梯符合法规技术标准,为居民乘电梯安全保驾护航。

据统计,截至8月27日,厦门全市登记在册的在用电梯共65112 台,其中在册的加装电梯共2444台。今年来,市特检院已完成各辖区235台加装电梯的定期检验,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23项,有效实现检验把关、隐患分析及闭环处置。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通常采用钢结构井道,与常规电梯在设计和安装上存在差异,且多为无机房或小机房设计,空间狭小。”检验人员说。

针对加装电梯的特点,市特检院制定专项检验方案,重点对当前高温环境下易失效的制动系统可靠性、电气元件绝缘性能、门锁装置牢固性等核心安全项目进行深度测试与检查,重点检验电梯相关电气线路防老化、防水措施,避免因老旧小区电网波动引发的故障;通过模拟断电工况,测试电梯平层救援装置响应时间,确保突发情况下乘客可快速脱困。针对部分社区存在的井道防水不足、层门间隙超标等问题,检验人员现场提出技术整改意见,督促维保单位第一时间整改。

下一步,市特检院将持续跟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各类检验项目,联合社区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安全提示

严控层门间隙 消除安全隐患

“住宅加装电梯最常见的隐患就是层门间隙控制不当。”检验人员介绍,层门(电梯门)与地坎、门框之间的间隙超标是极其危险的安全隐患。间隙过大会导致儿童手指、宠物绳索等细小物品易被卷入运动的门扇与地坎之间,造成严重伤害。在电梯未到达时,如果层门能够被强行扒开或间隙过大,还可能导致人员坠入井道的致命事故。此外,间隙不均匀会导致门扇运行卡阻,加剧门机磨损,频繁出现门关不严、电梯无法启动的故障。

市特检院提醒,加装电梯在安装和验收时必须使用专用塞尺严格测量间隙。国家标准要求,电梯层门门扇之间,及门扇与门柱、门楣、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6毫米。

电梯维保单位应每月对层门间隙进行例行检查测量,并记录在案。发现间隙超标或磨损严重,必须立即调整或更换相关部件(如滑块、门挂轮)。

业主在使用电梯时,严禁用物体阻挡电梯门,严禁撞击、踢踹层门,发现层门运行有异响、开关不畅或间隙肉眼可见变大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物业或维保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