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接连完成高难度心脏瓣膜病微创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马华

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徐平、林明山教授团队接连完成高难度微创手术:成功为93岁高龄患者实施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R),为83岁老人一站式完成“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 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瓣膜病微创治疗技术,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这也标志着医院心血管诊疗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R)

修复93岁老人脆弱心脏

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TA-TAVR)是经左胸肋间小切口心脏“修复术”。仅需肋间5cm左右小切口,就能将可折叠人工瓣膜精准输送至病变主动脉瓣位置,替换受损瓣膜,恢复血流功能。手术无需正中开胸,也不用让心脏停跳及体外循环,创伤小,显著降低传统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高龄、合并多系统疾病、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患者术后恢复快,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为传统手术的1/3,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93岁的张先生(化名)因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反复胸闷、呼吸困难,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夜间不能平卧入睡,术前心脏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35%,左室扩大至70mm,主动脉瓣瓣环大。由于年龄高和身体状况差、心功能差,传统开胸手术对他来说风险极高。经过多学科讨论,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徐平、林明山教授团队决定为他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用时不到2小时,顺利完成瓣膜植入。术后张先生顺利拔管,复查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55%,左室回缩至53mm,心脏功能较前明显改善,胸闷憋气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一站式复合手术

逆转83岁患者心衰危机

83岁的刘先生(化名)因主动脉瓣 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15年,主动脉瓣、二尖瓣老化,主动脉瓣、二尖瓣大量反流,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心脏超声测量左房达111mm,肺动脉压达120mmHg,且主动脉CTA发现腹主动脉夹层。考虑到患者高龄且有过心脏手术史,经多学科评估后,徐平、林明山教授团队为他实施了同期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 腹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术后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二尖瓣反流完全消失,胸闷憋气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据介绍,生物瓣术后老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反流、高龄且开胸手术高风险、心功能Ⅱ级以上、预期寿命>1年的患者都是经导管(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适用人群。

多学科精准护航

打造心脏微创治疗新高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脏瓣膜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高度重视心血管诊疗,通过多阶梯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医疗队伍。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心脏超声检查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诊疗团队,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紧密协作,能根据患者解剖特点、病情严重度及全身状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或复合手术方案,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医院配备三维超声、高清DSA导管室及新一代可操控导引系统等高精设备,实现术中毫米级精准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今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将持续推进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技术发展,进一步优化手术精度与安全性,为结构性心脏疾病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在守护心脏健康的路上砥砺前行。

相关链接:专家介绍

徐平,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40余年,经治患者逾万例,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及大血管疾病的外科诊治,在国内率先开展Ross手术、左心室减容术及David手术等新手术、新技术,填补山东省及青岛市空白的手术20余项。

现任国际微创心脏外科学会会员,山东医师协会大血管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一、二、三届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山东省分会三届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山东医药》《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和《齐鲁医学》杂志编委、青岛市保健专家委员会成员。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