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银行的日常服务而言,数字与流程是其架构,而沟通的温度与服务的诚意,才是令这份职业焕发生机的实质内涵。那些发生于柜台之前、大厅之中的琐碎故事,恰是“沟通无碍、服务有爱”最为生动的诠释。
午后的阳光透过中国银行东营西城支行明亮的玻璃窗,映照出一位白发老人焦虑的面容。他紧紧攥着银行卡,声音中满是慌乱:“我的钱,没、没了!”迎接他的并非程式化的流程,而是支行大堂经理一句暖心的安抚:“您别着急,慢慢说。”大堂经理一边递上温水,一边耐心倾听老人因紧张而表述稍显紊乱的讲述。“咱们打印一份流水,逐笔核对,总能找出原因。”老人赶忙点头,这才稍稍舒缓了紧张的情绪。
以细致搭建“理解”之桥。面对老人对自助设备的陌生,细致成了沟通的纽带。支行员工逐步指导老人打印流水,逐行查看记录,最终在长长的流水单中锁定了那些标注着“微信支付 - 某某保险”的固定扣款项目。“大爷,您看,这是微信上的保险自动扣款。”大堂经理指着流水单解释道。老人先是一愣,随后才想起去年确实在孩子的帮助下购买了一份短期保险,却早已忘记自动续费这一事宜。大堂经理即刻帮老人拨通微信客服电话,逐步协助其说明情况并申请退款。挂断电话后,又手把手教他在微信中找到支付设置,关闭了自动续费功能。“以后不会再扣款了,退款也会尽快到账。”老人紧紧握住大堂经理的手,眼中的慌乱已然化作感激:“太感谢你了,小姑娘,若不是你耐心相助,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以真诚传递“服务”之暖。目送老人安心离去的背影,大厅里的阳光依旧温暖宜人。这不过是银行日常服务中的一桩小事,却蕴含着服务的真谛:沟通的顺畅,不在于言辞的精妙,而在于愿意俯身倾听;服务的热忱,不在于承诺的宏大,而在于将客户的急难之事放在心间。
当每一次回应都饱含理解,每一次指引都满含耐心,当数字与流程被赋予真诚的温度,银行的服务便不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心与心的交融。这便是“沟通无碍、服务有爱”的力量,它隐匿于每一句耐心的问询中,每一个细致的举动里,最终化为客户脸上的安心神情,成为金融服务最为动人的底色。(付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