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徐浩 潍坊报道
近日,交通银行潍坊科技支行接到一位客户的电话,希望预约大额取款。根据工作要求,支行副主管向客户询问取款用途,客户首先表示为装修款,随后改称炒股用,问及是否签约证券三方,客户表示不清楚就是要取放家里自用。用途多次变化引起工作人员警惕,为客户做好预约手续后,告知柜面人员为该客户办理业务时多加注意。
隔日,该客户到支行办理提现15万元业务,表示已预约且非常着急要求快速办理。柜员向客户了解取现用途,客户再次改称孩子结婚用,但该客户年龄较小,为孩子结婚明显与实际不符,柜员随即上报支行主管。主管观察客户耳戴蓝牙耳机,神情着急,手机不停回复信息,判定客户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反诈中心报告。
反诈民警到达网点后了解相关情况,进行劝阻,客户又改称是姐姐孩子结婚用,民警联系其姐表示确有此事,但拒绝民警进一步电话核实其他家人,并表示借款家里人不知情并坚称自己未上当受骗。因其说法合乎家庭纠纷且资金来源为客户工资及微信留存资金等正常来源,经查该账户为工资卡且无异常交易,遂民警进行反诈提示后离开网点。
支行主管仍对客户的异常行为存疑,一是客户办理业务时全程通过手机与人联络,回复问题均为停顿后回复,疑似蓝牙耳机他人遥控回复;二是沟通中得知客户为上班途中出来银行取款,异常急迫,与客户所述取用结婚彩礼的正常逻辑相悖;三是支行主管要求向其配偶进一步核实,询问其配偶电话,客户表示不记得配偶电话号码,平时仅用亲情号短号联系。行为悖于常理,遂坚持拒绝为客户取款并进行劝说,随即客户离开网点到门外进行手机联系。
当日下午,该客户回到网点要求银行赔偿其误工费,同时拨打投诉电话,压迫工作人员为其取款。支行立即上报分行营运部,营运部迅速反馈市公安反诈中心,拒绝取款的同时并对其账户进行保护性管控。柜面取现未果后,客户在他人遥控下试图通过自助机具进行取款,因对账户进行保护性止付取款失败。不久后支行接反诈中心确认,该客户遭遇诈骗分子假扮军官,通过社交平台与其建立亲密关系,获取绝对信任后,诱导其至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该诈骗手法属于长流程诈骗,受害者通常处于“情感绑定”和“利益诱惑”的双重操控下,深信自己是在为“共同未来”投资,或即将获得高额回报,抵触情绪极强,甚至将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误解为“阻碍其发财”。
此次堵截事件中,展现了分行工作人员高度的专业性、责任心和高效的协作能力,潍坊市反诈中心对分行的快速响应、成功拦截进行通报表扬。警银协作、上下齐心,精准识别风险点,关键时刻劝阻客户,避免其巨额资金损失,是“警银联动”反诈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也凸显了银行一线员工作为“最后防线”的关键力量,形成了正面积极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