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陈丽艳 王燕 实习生 钱玺羽
近日,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市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脏血管病综合科成功为一名49岁女性患者实施"心脏多病联合外科一站式矫治术",解决了房间隔缺损、三尖瓣返流、心房颤动等多种复杂心脏问题。
复杂病例凸显外科优势
患者张女士一年前出现反复心悸,经检查发现心房颤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严重三尖瓣返流及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导致右心房持续增大,进而引发心房肌纤维化,形成折返性房颤的病理基础,同时右心容量负荷增加造成三尖瓣环扩张,形成恶性循环。这类复杂心脏疾病若采用内科介入治疗,存在解剖限制、疗效局限、费用高昂及高风险性等问题。
针对该病例,内科介入治疗难以同时解决瓣膜病变、房间隔缺损和心律失常等多重问题。尤其是患者房缺类型属于静脉窦型,位置靠近上腔静脉,边缘缺乏足够支撑,介入封堵成功率极低。而分次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可能因多次手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功能恢复。因此,外科一站式矫治术成为最优解决方案。
外科一站式治疗的优势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庞帅主任团队联合北京及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专家,为患者制定了"直视下三尖瓣成形术 房间隔缺损矫治术 经胸心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 左心耳夹闭术"的一站式手术方案。这种手术方式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风险解决所有心脏问题,避免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手术历时3小时,在手术室、麻醉科以及体外循环科的通力配合下,成功完成了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矫治和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无返流,肺动脉压降至正常水平,房间隔完整无残余分流。在ICU专业团队监护下,患者快速脱离呼吸机,24小时内转回普通病房,最终康复出院。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外科一站式治疗在复杂心脏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创新诊疗模式的建立
传统分科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复杂心脏病患者的治疗需求。为此,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病综合科创新建立"内外科一体化"诊疗平台,实现技术整合、流程再造和资源优化。该平台完美融合心内介入与心外手术优势,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路径,整合心内科、心外科等科室资源,共同为患者制定综合性治疗方案。
在庞帅主任带领下,科室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资源,全面开展冠心病全方案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综合矫治、心律失常精准治疗等。这种突破学科壁垒的"一站式"诊疗模式,让患者无需辗转多个科室即可获得最优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百姓带来更优质的心血管健康保障。
国际顶尖团队的技术支持
俄罗斯专家团队主要成员来自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前身为苏联医学科学院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
巴库列夫国家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它是欧美单中心进行开胸手术最多的医疗机构之一,欧洲心脏外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体外循环开胸手术数量上,每年约5,000余例体外循环开胸手术,超过6,000例为介入手术(不包含检查)。
目前,巴库列夫国家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设有39个科室,拥有2,563名专业人员。中心的员工包括471名医生、745名护士、231名初级医务人员,其中包括4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名通讯院士、28名教授、98名博士后以及195名医学博士。手术室共有35间,其中21间用于开胸手术、9间用于血管内介入手术、5间专门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的手术室,每天为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数十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