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浪中的生命守护者——记海军某部副队长张小龙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红脉相承双拥行”实践团走进海军部队,采访了不久前在海边跳海救人的张小龙副队长。大家认真听他讲述了救人的经过,深深被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打动。

2025年6月22日早上,青岛崂山八仙墩海域,一名穿着蓝色冲锋衣的年轻游客不小心滑落海中,瞬间被海浪带离岸边十多米,那里暗流涌动、礁石密布,十分危险。“我是军人,我必须去!”张小龙没有犹豫,放下相机就冲向海边,由于跑得太急,他在湿滑的礁石上重重摔了一跤,依然不顾疼痛立刻跳进海里,奋力游向落水者,海浪一次次把他推开,但他始终坚持向前,最终成功靠近对方。

抓住落水者时,对方已经意识模糊,并下意识地把张小龙往水下拽,他沉着应对,用在部队所学的救援技巧牢牢托住对方,小心避开锋利礁石,一点点向岸边靠近,事后他回忆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着一定要把人救上来,军人没有退缩的选择。”

这种勇敢不是一时冲动,不是生来就勇敢,而是选择无所畏惧,每次成功背后是无数次刻苦训练、执行任务中多年的磨砺和不畏艰险的努力。就像他平时坚持跑步锻炼一样,所有的努力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上岸后,大家才发现张小龙胳膊和膝盖都被划伤了,他却只是说:“人没事就好。”

救完人,张小龙整理好衣服,确认对方安全后便悄悄离开,连名字都没留。直到部队接到感谢电话,战友们才知道他又做了一件好事,面对感谢和媒体的采访,他总是说:“这真的没什么,每个军人都会这样做。”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地方政府奖励他15000元见义勇为奖金时,他当天就全部捐给了单位援建的新疆小学。“这些钱给孩子们买书和文具,更有意义。”他这样说道。穿上军装的那天起,他就把“人民军队为人民”牢记在心里。他所坚守的,不仅是军人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张小龙的故事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军人的担当。从安徽太和走到北部战区,从日常训练到危急时刻的行动,他用21年的军旅生涯证明:英雄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平凡中坚守使命、在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他就像青岛海边的礁石,平凡、坚定,用最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真正样子。

通过与张小龙的交谈,实践团了解到了他下海开展救援时的艰险历程,也深刻体会到了军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把“善良”当习惯,把“担当”放日常,践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通讯员 刘家良 申桐溪)

责任编辑:刘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