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评】]当善意撞上生命的脆弱:甘肃女孩溺亡事件的沉重叩问

看到甘肃13岁女孩薛某某溺亡的消息,不仅是心痛,更是压抑。拾荒者胡雷坚强善良,小女孩也纯真善良,得知消息后,胡雷悲痛万分。2年前小女孩知道眼前行动困难,生活不易的叔叔就是自己的资助人时,情不自禁地掩面而哭。这一幕幕画面深深地刺痛了我们。为什么善良没有得到馈赠,为什么花朵的凋零来得那么快。

生命有时真的很脆弱。人们感慨于胡雷的不易和坚强,感佩于他的坚持和善良。只是,当生活的暴风雨突如其来,不同的人也许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无论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还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都在告示着我们,也许大众所希望的,并非小女孩所愿意的。

警方已经有了初步通报,案件还在办理过程中,这个并不完整的家庭还将继续,可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呼喊。在边远农村,还有多少类似的家庭和孩子,他们缺少父爱母爱,在学校内向孤独,他们不希望被异样的眼光看待,只是渴望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不被议论,不被关注,如一朵小花在墙角静静地绽放。

物质的资助不等同心灵的救赎,我们期盼这些孩子像胡雷说的那样“吃学习的苦,不吃社会的苦”。可是,童年更多的是需要温馨和快乐,陪伴和鼓励。胡雷崩溃的呐喊,“孩子们不要想不开”,道尽了一个救助者的心酸和无奈。这几年,未成年人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一起织起了一张保护的大网,可这张网不能是抽象的,不能是事后的,如何触及每一个孤单的个体,如何让每一份关爱抵达心灵,需要更多有温度、有力度的行动。

生命的消逝往往源于无数细小裂痕的叠加。当我们在热搜中为“牛奶女孩”流泪时,更需思考如何将一时的感动转化为长久的温度。唯有让善意扎根于系统性保障,才能让每个孤单的灵魂不必在爱与绝望的夹缝中,独自承受生命的重量。

文字/蒋叶俊

视频/陈久菊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