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优秀校友,共同续写青春序章

2025年7月10日至8月20日,玉溪师范学院薪火相传校友寻访团队怀揣着对校史脉络与奋斗力量的热忱追寻,团队成员兵分多路奔赴到丽江市、临沧市、普洱市、腾冲市,走进五位校友工作、生活现场,探寻校友故事。围绕母校记忆、成长历程、行业洞察等话题展开深度访谈,用文字、影像定格珍贵故事,让校友的奋斗经历、人生智慧化作激励后辈的“活教材”,让母校情谊与奋斗力量代代相传。踏遍山河,只为“传火”;故事为媒,薪火永燃。我们以“追溯校史脉络、传承校友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为核心宗旨,通过走访各地优秀校友,搭建起连接母校与校友的情感桥梁,让奋斗故事代代相传,让理想之光点亮青春航向。

跨越山海,聆听校友故事

八月的景东,青山翠绿,薪火相传校友寻访团队成员陈雨方走进银生中学,在校园里的朗朗书声中,遇见了杨丕文老师。1994年从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毕业的杨丕文老师,带着地理人的开阔与师者的热忱,在此深耕教坛数十载,把青春与热爱,都种进了地理教育的土壤。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结束后和杨丕文校友及其家人合影。陈雨方 供图

下一程,团队成员李祖红奔赴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对话2011级环境与科学学院化学专业校友袁文俊,聆听他以化学为翼,坚守贫困地区,在拉伯乡中学助力大山的孩子走出深山,点亮知识星火的故事。2015年毕业后,袁文俊老师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扶贫团队中,来到了拉伯乡,担任拉伯中学初中化学及生物老师,支援当地教育建设,直至今日依然奋斗在教育一线。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结束后和袁文俊校友。李祖红 供图

下一程 ,团队成员张光友奔赴云南临沧云县,对话2018届理学院物理学专业校友普廷东,解码他用物理点亮学生逐梦路的教育密码。普廷冬老师现就职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第二完全中学,担任物理教师。普延冬老师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抽象物理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知识通俗易懂。课后,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助力他们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下一程,团队成员龙正涛奔赴腾冲市第一中学,对话2009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郭云娟,聆听她以文字为舟,载着学生遨游文学天地的教育诗行。郭云娟校友现就职于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她耕植于教育一线,带领学生们遨游于文学的海洋,感受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结束后向郭丽娟校友赠送礼品。龙正涛 供图

最后,团队成员李定蹀奔赴临沧,对话2023年毕业于数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张顺平校友,探寻他以数学为翼,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故事。张顺平校友在毕业后来到了云南省临沧市康县第一中学担任数学老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方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向张顺平校友展示校园变化。李定蹀 供图

从普廷东校友的物理课堂到郭云娟校友的文学天地,从扎根临沧的张顺平校友到坚守宁蒗的资深教师袁文俊校友,这场校友寻访活动,我们走过不同的城市,遇见了太多在教育一线发光的身影。他们从校园中走出,带着专业的积淀与育人的热忱,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学识化作春雨,用岁月书写坚守——这既是校友们对“学以致用”的生动诠释,更是“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的温暖注脚。

那些关于成长的顿悟、对理想的坚持,还有藏在岁月里的校园记忆,此刻都像温热的光,悄悄落在每个人心里。

前辈们走过的路,藏着我们未来要遇见的答案;他们眼中的热忱,恰似当年从校园出发时的模样。而这份“同属一座学校”的联结,从来不会被时间冲淡——就像此刻的分享会在心里生根,就像某天我们也会带着新的故事,与后来者轻轻撞个满怀。

感谢每一份真诚的袒露,让我们在回望中更懂向前的意义。那些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期许,都等待时光慢慢续写吧,毕竟关于成长的故事,永远在路上。(通讯员 李祖红 洪开福)

责任编辑:赵家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