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朱天麒
在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有一位深受村民爱戴的乡村医生,他叫于浩峰,从医多年的他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信念,以真心奉献基层卫生事业,更一手打造出全国首家乡村胸痛救治单元。他的事迹平凡却感人至深,他的身影忙碌却温暖人心。
手机号码成健康热线
于浩峰从小生长在河头店镇,家里代代行医,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儿时,他亲眼目睹了许多村民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耽误病情的情况,深知乡村医疗资源的匮乏。因此,青年时期的他毅然选择继承父辈之志,留在家乡成为一名乡村医生。20多年来,他扎根乡土,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
河头店镇离莱西城区较远,许多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村民无法及时前往大医院就诊。于浩峰便主动承担起了上门服务的责任。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炎,他总是背着出诊箱带着听诊器、血压计,走村串户,为村民们检查身体、送医送药。他的脚步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身影成为村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
在河头店镇,于浩峰的手机号码是村民们的“健康热线”。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哪家孩子感冒发烧,哪家老人腰腿疼痛,只要一个电话,于浩峰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中,为他们诊治。
自掏腰包为困难村民买药
有一次,高格庄村里的一位王大爷半夜突发高烧,家人焦急万分,拨通了于浩峰的电话。当时正值寒冬,外面下着大雪,道路湿滑难行。但于浩峰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背上药箱,冒着风雪赶到老人家中。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老人是因肺炎引起的高烧,情况十分危急。于浩峰立即为老人进行了紧急处理,并联系莱西市医院安排转院。由于救治及时,老人最终转危为安。事后面对家属感谢,于浩峰只笑着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治病救人上,于浩峰始终秉持“把病人当做家人”的原则,从不吝惜时间和金钱。他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甚至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药品,前前后后掏了2万多元。西野村里有一位孤寡老人马大爷,常年患有慢性病,但是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医院就医,于浩峰就定期上门为他检查身体,问诊开药。鉴于老人的经济状况,于浩峰尽己所能地免费提供一些药品。老人感动地说:“于大夫不仅是我的医生,更是我的亲人。”
建成全国首家乡村胸痛救治单元
为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于浩峰自筹资备,配备电击除颤仪、心电图机、急诊poct等一系列设备及急救药品物资。于2021年顺利通过全国胸痛单元验收,成为全国首家且为目前唯一一家乡村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单元每年成功救治二十余位急性心梗患者。
除了治病救人,于浩峰还积极参与镇上的公益事业。他经常组织健康讲座,向村民们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还主动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于浩峰的带动下,村里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于浩峰的感人事迹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但他从未因此停下脚步,依然每天忙碌在乡村医疗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村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他的身影成为乡间一道靓丽的风景,他的精神成为新时代乡医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