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么您呐|地道亲民!这家烙锅成中关村“新顶流”

“排队请取号,您前面还有15桌。”晚上六点半,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大胖刘烙锅店外,已经坐满了等位的食客。透过玻璃窗,可见每张餐桌中央的烙锅正滋滋作响,烤肉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这家从贵阳走出的烙锅品牌虽已在北京开业一段时间,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人气。

“听说他家周末等位更夸张,最多的时候要排一两个小时。”正在等位的张先生一边查看手机上的排队信息一边说,“我是在大众点评上看到这家店的,它可是海淀区黔菜人气榜第一名,今天特地过来尝尝。”

店内,墙面上绘制的贵州旅游线路与贵阳地铁线路示意图格外醒目。服务员小李熟练地帮客人调整烙锅的火候:“我们的特色是烙锅顶部的酸汤活油蘸水,这是从贵阳老店直接传过来的配方,不仅能做蘸水,还能当一个小型的酸汤火锅。”

来自附近高校的大学生们是这里的常客。“最喜欢的是包浆小豆腐和无限续加的蘸料,”正在聚餐的王同学说,“人均六十左右就能吃得很满足,特别适合学生聚会。”

烙锅是贵州的传统小吃,以大铁锅烙制食材为特色。“关岭黄牛肉每周要发货三次才能保证供应。”据后厨负责人介绍,关岭黄牛肉、安顺烤小肠和脆哨等都是招牌菜品,大部分核心食材都要从贵州当地直接采购。

除了学生群体,周边上班族也是主要客源。正在用餐的李女士表示自己部门聚餐经常选这里,气氛热闹,性价比高,最喜欢他们家的蘸料,光是辣椒面就有五六种选择。

据了解,大胖刘烙锅在贵阳已经经营多年,近年来开始向省外拓展。北京中关村店开业以来,凭借其地道的口味和亲民的价格,逐渐积累了一批稳定的顾客。该店经理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贵州本地特色,同时也会根据北京顾客的反馈做一些细微调整,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并喜欢上贵州烙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圣耘 陈美伊 漆云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