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再提速,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超1353亿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8月21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斌,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姜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威海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程磊,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军,乳山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福斌,介绍威海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有关情况。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蓝绿融合”“边申边建”的原则,扎实推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申建,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上半年,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353.12亿元,同比增长35.49%,占全部贷款比重达到21.8%。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创新推出“绿色工厂贷”、碳汇质押贷款等10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和各方协同发力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再提速,又一批新的先行先试创新成果相继落地。全省首个绿色金融数智化综合服务平台“绿e融”正式上线运行,全国首个蓝色投融资体系持续完善,全省首笔牡蛎碳汇交易实现突破,全省首创绿色支行“认定 考核”闭环体系,绿色支行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凸显。临港区打造的碳信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绿e融”平台形成联动互补格局,成为绿色金融“市区同题共答”的生动实践,为试验区申建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上线全省首个绿色金融数智化综合服务平台“绿e融”

为破解绿色项目识别难、银企对接效率低等问题,威海市建成全省首个集智能认定、融资对接、碳汇核算于一体的绿色金融数智化综合服务平台“绿e融”。平台历经需求调研、技术开发、试运行完善等阶段,于2025年8月正式上线,形成三大核心优势。整合11类部门权威数据,对全市14万户企业开展“汇绿综合评级”,生成融资竞争力报告,助力金融机构精准识别优质绿色标的,降低环境尽调成本。集成国内外权威标准,使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蓝绿项目“一键认定”及环境效益自动测算,大幅提升项目认定效率与精准度。搭建“金融产品超市”,上线143款绿色金融产品,通过智能引擎实现“企业需求—金融产品”双向匹配,全流程可视化追踪融资进度。目前已有31家银行、53家保险机构入驻,构建起“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产融对接新范式。

建设全省首个政企金联动的碳服务综合体,碳信用(金融)平台

临港区率先建成威海市碳信用(金融)服务平台,成为全省碳金融服务的标杆实践。平台涵盖政府、企业、金融三大端口,实现“监测—核算—管理—交易”全流程覆盖。政府端建“零碳大脑”,接入1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实时监测区域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状况,为政策制定和“双控”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已累计处理数据180万条。企业端享“低碳服务包”,内置24个行业碳核算模型,自动生成标准化“碳盘查”“碳足迹”报告,已为威达机械、山水水泥等40余家企业完成碳足迹核算,助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金融端创“碳融新机制”,建立企业碳账户及评价体系,生成碳资产评估报告,联动“绿e融”平台实现碳评价与金融产品精准匹配,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同时创新碳普惠机制,通过碳积分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低碳行动,推动碳中和全场景落地。

建成全国首个蓝色投融资项目库

依托“海洋强市”资源禀赋,威海市打造全国首个蓝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支持体系,推动“蓝绿融合”品牌走深走实。出台全国首个《蓝色产业可持续投融资支持目录》,以7项一级分类、24项二级分类、85项三级分类界定蓝色经济活动,为金融支持提供清晰指引。通过智能识别系统初筛、专家复审,建立全国首个蓝色投融资项目库,首批入库71个项目,涵盖海工装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领域。目前33个项目已获授信159亿元,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贷款65.2亿元、海上清洁能源贷款37.6亿元。推出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全省首笔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全市蓝色贷款余额达284.7亿元,占绿色贷款总量的21.4%,180笔贷款获政策性激励支持。

完成全省首笔双壳贝类碳汇交易

乳山市聚焦牡蛎产业优势,探索“生态保护—价值转化—金融赋能”新模式,取得突破性进展。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发“双壳贝类养殖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全省首个牡蛎碳汇核算标准,初步核算2021—2024年平均年减排量达130.77万吨CO₂当量。与太平洋财险、荣成众创核电、威海银行、海力风电设备(威海)公司、乳山农商银行5家企业完成全省首笔共计1500吨的牡蛎碳汇交易,用于企业自身碳中和。交易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收益,拓宽了养殖户增收渠道,为海洋碳汇市场化交易提供“威海样本”。推动牡蛎碳汇与金融、旅游融合,探索碳汇保险、质押融资等产品,将碳汇概念融入生态旅游项目,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全省首创绿色支行“认定 考核”闭环体系

为引导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绿色产业,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出台《银行业绿色支行认定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构建“认定 考核”闭环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已评定两批共21家绿色支行,其中首批12家经考核10家获评“优秀”。绿色支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累计授信565.96亿元,发放贷款350.42亿元,其中绿色贷款292.94亿元,占比高达83%;创新推出“渔船抵押e贷”“碳效贷”“绿色工厂贷”等55款特色产品,精准支持50余个绿色项目,成为服务“双碳”目标的“生力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