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面”事件反转不断 操纵舆论终被反噬-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近期,一场关于“续面”的风波,在各大网络平台吸引了畸高的关注度。当人们起先替面馆老板鸣不平,对“薅羊毛”的行为表示不满的时候,事件却不断反转,面馆老板从“受害者”转变为“全网群嘲”,甚至有人到其面馆门口打卡,相关店铺也收获了数万条差评。面馆老板想着借助网络来表达不满,试图操纵舆论,却终究被这泼天的流量给“反噬”了。

面馆老板通过发视频,表达出对钻“规则”漏洞消费者的不满。但是,舆论的反转总是在一瞬间,原来当事人不仅点了面条,还点了羊排、烤串,消费了一百多元,而不是简单的一碗面条钱。从仗义执言的面馆老板,到操纵舆论的“小心机”,反转来得如此之快,就像一场“龙卷风”,搅动舆论场满地碎片,更让许多“吃瓜人”直呼:“小丑竟是我自己!”

此次“续面”事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畸高的流量之下,也让我们看到了舆论呼啸而来所带来的“排山倒海”的影响力。老板通过发视频,借助“先发制人”的优势抢占舆论高地,却不想自身没有“金刚钻”,却揽了“瓷器活”,让舆论反而吞噬了自己。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发声其实很简单。但是,要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其本身就需要“行得正、坐得端”。掐头去尾地发布视频,这种遮掩真相的行为本身,就为自己被流量反噬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于是,当真相被一一呈现之后,面馆老板之前的诸多问题也在互联网上得以曝光。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之快,让小小的“一碗面”成为了一时的热点。透过这次热点事件,我们更需要清晰看到一点,舆论本身的引导,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为基础。公众很容易被情绪所裹挟,从而陷入到情绪的发泄之中。煽风点火来博取眼球的行为,本身就是对清朗网络空间的一种巨大破坏,将矛盾转移到互联网上,希望通过发布对自己有利的视频来请网友“评理”,这绝非明智的举动。尤其是,通过刻意剪辑的视频,将消费者和小朋友的视频放在网上,试图引导全网表达对“羊毛党”的不满,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和小朋友的应有权利,也对事件中的小朋友身心造成了影响,这样的“网暴”行为必须引起警惕。

面馆老板通过“失真”的视频来诱导网民,不仅缺乏对“流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更让自己在舆论失控的边缘成为被网暴的对象。毕竟,舆论一旦发酵,其发展方向很难把控,任何希望借助操纵舆论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人终将被反噬。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