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生上网做科普——“邻家阿姨”娓娓道来“女性健康那些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实习生赵梓君

子宫腺肌症为何让人痛不欲生?CA125升高就一定是患卵巢癌吗?妇科B超单如何自己看懂?在南京,有位妇科医生通过短视频娓娓道来这些女性健康知识。没有跌宕剧情,不是“仙女人设”,南京市第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余敏敏却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收获了大量粉丝。这位宛如邻家阿姨的医生,为何能成为网红博主?在“8·19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听语 ”记者走近了她。

她为啥能收获那么多粉丝?她的视频里到底有什么?记者来到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一探究竟。

打开余敏敏的短视频账号,一位中年女性亲切平和地坐在镜头前,像邻家阿姨般解答着女性的困惑。她的视频每期聚焦一个话题,时长不超过1分钟,内容却精准戳中许多女性的痛点。

体检报告中CA125升高,是不少女性的焦虑源。“看到这个数值升高千万别慌。”余敏敏在视频里耐心解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包括巧克力囊肿)等良性病变都可能导致CA125升高,它不能单独作为确诊卵巢癌的依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针对腺肌症患者最关心的怀孕问题,她也直言:“影响是贯穿整个过程的。”怀孕前受孕难度高于常人,怀孕后可能面临流产、早产或胎儿发育迟缓等风险,因此患者孕期必须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各种问题。

视频里,她给大家的是专业知识,更是医者温度。

“镜头前的几十秒,每句话都要有依据。”见到余敏敏时,她正为拍摄查阅医学资料。余敏敏坦言,医学科普容不得半点马虎。

4年前,余敏敏开启了自己的新媒体科普之路。对于50多岁的她而言,这并非易事,但临床中太多患者的认知误区让她心疼不已:有人查出HPV阳性就焦虑得彻夜难眠,殊不知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HPV;还有人认为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就进了“保险箱”,最终却不幸患病。

“隔行如隔山,患者有误区很正常。”余敏敏说,尽管年纪较大、临床工作繁忙,她还是决定做点什么。“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到更多女性,很有意义。”

每周更新5—6条视频,从选题到成品都耗费大量精力。对一位50多岁的医生来说,这样的坚持能持续多久?

“我在科普中也收获了很多。”余敏敏笑着说,科普过程也是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跨界走到公众面前,自己的专业性和台风都在接受“大众点评”,这督促着她不断进步。

更让她充满动力的是临床中患者的正向反馈。“很多病人慕名而来,开心地告诉我‘听了您的话,症状改善多了’‘余主任,我的尿失禁您有办法解决吧’……”这些认可让她充满成就感,“解决患者的痛苦,是医生最大的骄傲。”

“我会继续做下去,就是要让女性健康不迷路。”余敏敏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