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的N次方 | 急诊外科医生张营:让更多人学会急救,让目之所及皆安全

大皖新闻讯 在医院里,有一处场所,医生总是步履匆匆,即使深夜也灯火通明,这里就是急救医学中心。在这里,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每一天都上演着与病魔竞速的故事。张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急诊外科的一名医生,从2006年进入医院后,始终奋战在急诊急救一线,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第20个年头。

“身为急诊科医生,我在抢救室里经历了太多生死营救,很多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可能就是因为错失了‘黄金四分钟’的救援,没有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术,从而导致了致死致残的后果。”痛心惋惜之余,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从2010年开始,张营就和同事们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参加院内院外的急救培训活动。“我们的初衷是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这项技术,当意外发生时有能力作为第一目击者施救,让目之所及处皆安全。”

步履匆忙的急诊医生

“医生,我肚子这块疼得厉害,你快帮我看看。”“她刚被蜈蚣咬了,会不会有事?”“他刚刚被车撞了,头摔破了,医生快帮他处理一下。”......晚上10点,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急诊中心,张营接诊着各类伤情。他主要负责急诊中的急腹症与多发伤患者的外科急诊手术和术前术后的住院管理。

张营在抢救室治疗患者

身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张营擅长用外科手术解决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胆囊结石、疝气、阑尾炎等急诊与亚急诊的腹部外科疾病,以及车祸、坠落等高能量伤造成的多发伤。“夜间急诊对值班医生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初步分诊检查、对危重患者启动抢救流程,还要与心情急迫的家属沟通病情与治疗方案,对孤身前来的三无患者(无家属、无肇事方、无意识)提供专属急诊通道与人文关怀。”

“张主任,来了一个多发伤的患者,麻烦您来看一下。”接到电话后,张营立即起身前往抢救室检查患者伤情。经过快速问询与检查,张营掌握到基本情况——小伙是被一辆轿车撞倒在地,头部与下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好在问题不大。同时,张营了解到,小伙只身在合肥,手机在碰撞后也无法开机。他见状将自己的手机交给小伙打电话联系亲友,随后又回拨电话沟通。

张营称,这种情况在急救医学中心每天都会发生。“有很多患者被120送来后神志不清,又联系不到家人,医院会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必要时可以先进行相关检查与治疗,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他认为,急诊医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诊疗技术,还要能与人间百态共情,并给予人文关怀,不负患者生命的托付。

将急救战场延伸至第一现场

“作为急诊科医生,我在抢救室见证了很多心脏骤停的患者,他们有的因为没有第一目击者参与施救而错失黄金救援时间,往往愈后情况也不太好。”张营表示,当发生意外时,有掌握急救技能的第一目击者在专业医疗团队到达前进行施救,是决定后续救治效果的关键。

为了将急救的战场延伸至第一现场,自2010年开始,张营和同事们就组建了一支志愿者团队,在院内院外开展急救培训与科普宣传的相关工作。张营介绍,志愿者团队的核心成员目前共有10余位,都来自急诊一线,拥有丰富的急救操作和培训经验。

张营在赛事现场进行医疗保障

“日常我们不仅会定期进行自我培训,还会在院内对各个岗位的同事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包括行政、后勤、保安岗位。”张营表示,在院内任何一个角落,患者都可能出现呼吸心脏骤停的情况,即使医护人员不在身边,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有能力第一时间施救,这对于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尤为重要。

此外,各类体育赛事现场也是意外的高发场所,张营与团队也会前往赛事现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并开展相关的急救培训宣传。张营表示,赛场上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容易增加心脏负荷,当发生意外时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能有效降低致死致残风险。“如果通过我们的培训,让更多运动爱好者掌握这项技术,就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的保障。”

让目之所及皆安全

2019年,张营在大街上参与了一场生死救援。他回忆,当时是9月1日正逢开学,他在送娃的路上碰到一名女子昏迷在地。“她当时口唇面色青紫,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可能是呼吸心跳骤停。”他随即检查大动脉搏动及呼吸,在证实后立即做胸外按压,并让一旁人员拨打120。

张营与其他志愿者开展急救培训

张营在施救的同时还组织现场陌生人员分工协作,有人清理口腔分泌物,有人维持秩序。“我是急救老师,应该比其他人动作规范些,复苏效率更高一些,自然有这个责任与义务去组织救援。”和“120”工作人员一起将女子转运至救护车上后,张营才默默离开,他跪地施救的视频却被拍下在网络广泛传播,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营说,这次大街上的生死营救坚定了他将急救培训技能传授给更多人的决心。“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会使用,对于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也并不熟悉。”他认为,如果大家都能掌握这项技能,就能让“黄金4分钟”的救援更靠前、更及时、更有效。

现如今,张营与团队经常前往学校、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现场传授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希望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技术,在成为第一目击者后及时给予高效的心肺复苏,让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致残率更低,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我们的初衷是,让更多老百姓掌握急救的相关知识,在关键时刻将这项技能施展与应用,让目之所及之处皆安全。”张营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编辑 王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