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青年律师的“破茧”进行时

有关数据显示,贵阳14至35岁青年人口达239.55万,占比37.49%,较2021年新增10.57万人。年轻的身影奔忙穿梭于街巷,他们的步履,正是城市最蓬勃的心跳。今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将镜头与笔触对准这群城市里的奔涌后浪,描摹时代浪潮下年轻一代的奋斗图景。本期关注律师。

[工作节奏]6:30至21:00

[隐藏技能]80多天处理超百个案件

[城市贡献]法律援助

6时30分起床,简单对付几口早餐,迎着晨曦,前往贵阳花果园的律师事务所整理资料;10时,奔往高铁站,一边温习材料,一边欣赏车窗外掠过的风景;11时30分,会见客户,商谈细节;21时,回到家,处理第二天要开庭的案件;23时30分,与慢慢寂静的整座城市一起进入梦乡……这是贵州恩普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镪普通的一天。

今年是陈镪正式从事律师职业的第二年。自2017年部队退役后,陈镪创过业,上过班,在一次帮助公司处理工伤事件时,他首次接触到律师,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这个职业。

工作中的陈镪

“律师在维护城市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有挑战性。”2021年,时年26岁的陈镪,开始备考法考和研究生考试。2022年,他顺利通过法考,并“上岸”贵州财经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

“跨专业学法律,需要付出更多精力。”从读研的第一天起,陈镪就下定决心要当律师。除日常课程学习外,他还兼职北京市(深圳)京师律师事务所的线上助理。

“除了外出跑业务和开庭外,其他律师需处理的工作我都涉及过。80多天下来,我处理过超过100个案件,以民事案件居多。”这段经历让陈镪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也逐渐明白律师所需具备的品格——细心、学习、经验……

2023年7月,陈镪进入贵州恩普乐律师事务所成为实习律师。1年后,正式开始执业,以承接民事案件居多,也承接了一些法律援助案件。在此过程中,一位因盗窃而“五进宫”的98年犯罪嫌疑人令他印象深刻。

陈镪与律师同事探讨案件

“在庭审现场,认罪认罚的被告人自我辩护时说,‘刑满释放后,找工作不好找,家庭条件不好,父亲生病,母亲身体不好,有改过自新的想法。在浙江打工时,每月被警方传讯导致被开除。因家庭条件才又走上犯罪道路……’”被告人的这一席话让陈镪深思:他因家庭原因多次走上犯罪道路,离开矫正环境后常面临职业歧视等孤立困境,社会应当给予这类人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走上新的人生道路。

“或许有人不理解,为何要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因为律师与普通群众看待案件的角度不同,我们通常会从辩护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关注审判流程和诉讼等方面的公平公正。”陈镪说,站在法庭上,他会更多地从法律条款中去维护辩护人的正当权利,让辩护人受到正当、适合的判决。

最近,陈镪正在接触更多刑事案件。他认为,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律师首先要做的是安抚辩护人的亲属情绪;然后要做到谨慎,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法理范围内最大程度争取正当权利,得到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目前,贵州的司法机关对律师群体非常重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之处。作为一名刚入行2年的青年律师,我更要坚持学习、坚守本心,做司法机关和群众的‘润滑剂’。”陈镪表示,传统行业正面临转型,律师行业也需拥抱新媒体技术。接下来,他将尝试做新媒体直播律师,为社会提供普法服务,希望能以此帮助到更多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