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段发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爆火,两名小学生在参观时自发解下自己的红领巾,轻轻系在“小英雄”雕塑颈间,随后一群孩子向雕塑庄严行礼。监控记录下的这一瞬间,让井冈山精神以最纯真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动人传承。
当日,记者联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了解了事情始末。随后,经过多方联系,当地已找到事件中的“小主人公”廖沐紫、聂煜骏,以及带着他们参加“我的井冈行”活动的爷爷奶奶。让我们循着这场刷屏的“红色接力”,揭开背后的感人故事。
被系上红领巾的“小英雄”雕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供图)
一份“好奇”让感动被“看见”
从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见,一名小男孩率先解下红领巾,认真系在一座雕像的颈间;紧接着,一名女孩也为另一座雕像系上红领巾。随后,在场的一群小朋友共同举起右手,向雕塑郑重敬礼、鞠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肃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宣传教育科科长罗建梅介绍,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8月1日14时左右。该馆工作人员并未现场目睹,而是当日巡查时发现雕塑上多了两条红领巾,出于“好奇”调取监控后,才捕捉到这珍贵的瞬间。“如果当时没多留意,可能就错过了这份感动。”罗建梅如是说。
据了解,事件中的小主人公廖沐紫、聂煜骏是堂姐弟,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爷爷聂国平是退休教师,奶奶苏江毅是退休医生,两位老人都是共产党员,育有两个儿子,平时很重视后代的思想教育,经常给孩子们唱红色歌曲,讲述革命故事。8月1日,廖沐紫、聂煜骏和另外3名堂姐弟跟随家人从樟树市来到井冈山,参加“我的井冈行”活动。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时,他们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井冈山少年队儿童团员雕塑,自发地把自己的红领巾解下来,轻轻系在了“小英雄”的颈上,并郑重地向“小英雄”敬了一个少先队礼。
“经过那些小铜像时,看到他们坚定的眼神,我就情不自禁地把红领巾给了他们。当时我在想,我是少先队员,他们比我更优秀,所以红领巾应该属于他们。”这是堂姐廖沐紫当时的真实想法。
一个举动引发网友共鸣
据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于8月12日在官方视频号首发该事件的相关片段,后经多家媒体二次编辑发布,引发网友共鸣。不少网友在视频下留言感慨:“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这一刻具象化了”“孩子用自己的仪式感表达对当年儿童团小哨兵的崇敬”“这无声的致敬格外动人”……
这两条红领巾引发的全民共情,不仅是一次情感的共鸣,更是一次关于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身为教师的聂国平特别喜欢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每年出去旅游,首选红色景区。“每次出门前都要做‘功课’。”聂国平说,这次去井冈山前,就给孩子们讲儿童团员的故事。“我告诉他们,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面那一对儿童团员雕塑,讲的是少年儿童团站岗放哨的场景。当时,许多少年儿童都加入到站岗放哨、侦查、送情报的工作中来,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责任。”
“当时看到孩子给小英雄系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苏江毅掏出纸巾擦了擦眼角,“平时总怕说得太深奥他们听不懂,那天才明白,种子早就发芽了。”
记者还注意到,不少网友看完视频直言:“看到瞬间泪目”“眼泪止不住”“热泪盈眶”……究其原因,正如一网友的留言:“这就是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江西是红色圣地,孩子们的举动虽简单,却深深触动了大家的爱国心。”罗建梅表示,发布这段视频,正是希望让这份正能量得到传递,让更多人体会到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力量。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