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创新培训模式,“技能照亮前程”助就业

“简直不敢相信,仅仅10天的培训,工作机会就找上门来!”45岁的赵女士手握刚出炉的劳动合同,脸上洋溢着惊喜。她在失业近3个月的时间里,一度感受到外界的压力。然而,在张店区人社局举办的“人社进社区”活动现场,咨询培训政策时,工作人员将她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详细登记,并反馈给淄博市中联职业培训学校。在培训学校,她不仅免费学习养老护理技能,而且在结业当天便与一家家政公司成功签约,获得了3500元的月薪。

招聘会直接设在培训学校,精心挑选与培训内容密切相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一经培训合格,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结业证书,还直接与企业人力资源代表签订了劳动合同,可立即上岗,实现了“结业即签约”“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实现了深度整合。

“目前养老护理人才需求旺盛,但找到合适的人选却不容易。”淄博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种‘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解决了我们的招聘难题,又帮助学员们稳定了就业,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是劳动者提升技能、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今年以来,张店区秉持“目标导向、就业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原则,扎实推进“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过构建“岗位需要 技能培训 技能评价 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聚焦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围绕康养托育、现代服务领域,持续完善“1 N”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形成“自下而上摸清需求、量身定制开展培训、助力实现就业增收”的闭环模式。赵女士的故事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张店区共开展“技能照亮前程”专项培训6期,累计培训210人,172人上岗就业。

紧盯需求,形成工作合力

深度调研摸排。培训对象精准定位,依托镇办、社区,结合“人社进社区”“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示范点等平台,摸排辖区内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求职意愿和技能提升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张店区人社局累计组织“人社进社区”便民服务日活动59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政策答疑3000余人次。通过全区33个“就在淄博”人社服务示范点,摸排失业人员1700余人次,征集培训需求700余人次。

紧盯需求导向。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就业导向,聚焦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按照“用什么、学什么”“产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深入园区、企业,广泛向企业征集培训项目,动态掌握重点产业技能缺口,建立“岗位清单”。灵活确定培训内容,让技能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今年来,累计走访25家重点企业形成护工、健康照护师等5类紧缺工种清单,确保培训方向、内容为企业所需,实现“需求清单 岗位清单”双向匹配机制。

政校企三方协同。统筹实施“技能照亮前程 政校企联动育才专业护理守护夕阳红”培训活动,创新构建“人社牵头、机构执行、企业参与”三方协同机制。联合民政部门筛选8家重点养老机构提供23项岗位能力标准,当地医院离退休技术骨干担任实训导师,实现“以训促岗、以岗定训”的高效转化。培训机构将企业的岗位标准与劳动者的参训意愿精准匹配,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开发“失智老人记忆力训练”“功能障碍老人沟通”等定制课程,帮扶参训学员“培训即就业”。

靶向培训,课堂与职场“零时差切换”

整合优质资源。严格遴选认定一批师资强、设施好、信誉佳的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培训网络。目前,全区14家培训机构签订职业技能培训协议。同时,为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质量,优化培训机构资源配置,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对培训机构实施动态调整。

创新培训模式。开发“嵌入式双选会”模式,推动技能培养与就业安置同步完成,培训即上岗。在养老护理班教学中,实训教室按真实病房1:1配置适老化设施。学员在模拟场景练习翻身护理、轮椅转换等操作,而后由导师带教复盘。实操结业考核采用“照护流程实战”形式,通过者获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互联网 ”赋能。建设完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提供大量优质数字课程资源,支持弹性学制、碎片化学习,破解工学矛盾。启用“得力e 平台”、数字机器人,对参训学员实行申报条件审核、人脸识别考勤、实操视频存档、企业反馈全流程跟踪。数据同步至线上线下存档,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精准依据。

多元评价,畅通“技能变现”成长通道

技能评价“畅通无阻”,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支持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规定开展认定工作,贯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让技能水平得到市场认可。摒弃“PPT教学”,采用“三实教学法”。实景演练,用模拟病房还原真实场景,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对学员们的实操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所学知识能切实应用到养老护理工作的一线。实战考核,技能评价考核从进入老人房间开始,检验学员操作熟练度和准确度,做到通过考试即可实际上岗。实岗认证,由本地医院、合作养老机构护理部主任等资深专家担任考评人员,现场评定岗位胜任力,打破“证书≠能力”的用人困局,实现“考场即工位、考官即上司”的无缝转化。

融通共享,闭环服务促就业

将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构建“培训 就业 提升”长效机制。培训的最后一日,16家养老机构携62个岗位进驻课堂,学员持技能证书与企业面对面洽谈,实现“出门即上岗”。劳动者在完成培训、掌握技能后,能够立即对接心仪岗位,达成“结业即签约、毕业即就业”的高效转化。企业得以精准锁定具备专业技能且认同行业价值的优质人才,大幅降低招聘适配成本。现场的企业招聘负责人感叹:“这批学员能精准执行翻身防褥疮操作,职业认同度测评全达标,当天我们就签下3名骨干!”目前,已同16家企业共建人才输送基地,培训学员入职后上手速度较社会招聘员工提高35%,留岗率达提升至72%。(范晶 郝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