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七旬金婚夫妻坚守32年平价盒饭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市庐阳区四处巷内一家开了32年的平价盒饭店意外走红。这份热度,既源于实惠美味的家常菜,更因经营摊位的是一对年过七旬的金婚夫妻——他们相濡以沫的感情与坚守初心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无数市民。8月16日中午,记者探访了这个藏在巷子里的暖心小摊。

32年平价滋味 引食客跨区寻味

北一环四处巷巷口,一块红色指示牌上“盒饭巷内40米”的字样,是这个小摊唯一的“广告”。顺着指示走进巷内,路边简易桌椅旁,十几个菜缸整齐排列,77岁的夏爷爷和72岁的史奶奶正忙着给排队的客人盛菜打饭,娴熟的动作里满是岁月沉淀的从容。

巷口竖立的指示牌是唯一的“广告”。

“15块钱能吃三个荤菜,素菜和米饭随便加,味道跟小时候家里做的一模一样。”从肥西开车十多公里赶来的杨女士边打包边感慨。她回忆,小时候住在双岗附近时就常来这儿买盒饭,最近在网上刷到摊位的消息,特意带丈夫来重温旧味。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中午11点起,摊位前便客流不断,仅有的三套桌椅始终座无虚席,更多人则选择打包带走,直到下午一点左右,老两口才开始收拾摊位。

金婚夫妻的坚守:从补贴家用到难以割舍

“1994年丈夫失业下岗,我们从肥东来合肥找活干。我以前常做大锅饭,就想着摆摊卖盒饭补贴家用。”史奶奶笑着说起摆摊的缘由,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2年。

她回忆,起初一份盒饭只要两三块钱,如今主推12元和15元的套餐。每天清晨六点,老两口便一同去菜市场挑选新鲜食材,回家后立刻动手加工,备上15个左右的菜品。“菜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做法也是家常菜,调料就酱油、糖、盐这几样,不加复杂的东西。”史奶奶指着灶台上简单的调料瓶说。

史奶奶正在为客人盛菜。

史奶奶的盒饭摊虽无正式店名,熟客们却亲切地称它“大娘盒饭”。对于老两口摆摊,晚辈们多有反对,觉得年纪大了太劳累,又挣不了多少钱。但史奶奶有自己的坚持,“不是为了多挣钱,就是给自己找个事做。有时候遇到有困难的客人,我也不收钱。摆了这么多年,早就有感情了,放不下。”

如今,除冬天天冷时休息外,史奶奶和夏爷爷几乎每天都会在巷口出摊。这个藏在巷子里的盒饭摊,不仅承载着老合肥的烟火记忆,更因老两口的相濡以沫与质朴初心,成为城市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 摄影报道 实习生 赵椤锣

编辑 汪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