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一阵阵闷痛持续了7天。更让她犯嘀咕的是,在家量血压跟闹着玩似的,忽高忽低,还总感觉脑袋昏沉沉,像顶了个铅球。这“组合拳”打下来,王阿姨坐不住了,赶紧来到医院。
双重警报:身体发出危险信号
通过检查,心内科医生敏锐地捕捉到异常信号: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R波递增异常、向前转位。结合胸痛症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然而入院时一个细节引起警惕——王阿姨双上肢收缩压相差竟超过20mmHg!这绝非偶然,结合她自述的头晕头沉、血压波动,经验丰富的医生判断:问题可能不仅在心!
颈部血管超声结果证实了猜测: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多发斑块,左侧椎动脉颈段扭曲,更关键的是——右侧锁骨下动脉存在重度狭窄(70%-99%)并已引发部分型“盗血”现象!情况复杂,心内科立即请神经内科专家会诊。
多学科联手:制定最优诊疗方案
心内科与神经内科专家们展开深入讨论:王阿姨的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系统都存在显著问题,均需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且极有可能需要介入治疗干预。但若按常规流程,在心内科完成冠脉造影评估、处理,再转至神经内科进行脑血管评估、处理,不仅诊疗周期会被大大拉长,住院费用也将显著增加,更可能延误关键治疗时机,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和风险。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关乎预后!”专家团队果断决策:打破常规科室壁垒,实施“冠脉 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
精准施治:技术与责任铸就健康
手术中,联合造影清晰揭示了王阿姨体内潜藏的双重危机: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存在中重度狭窄,情况复杂。经与家属充分沟通,专家团队制定了优先强化药物治疗的稳妥策略。
脑血管:右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程度高达约90%,正是导致上肢血压差异和“盗血”的元凶——狭窄使得本该供应脑部及右上肢的血液被“偷走”,导致头晕、上肢无力。
刻不容缓!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神经介入专家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为王阿姨实施了“经皮右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一枚精巧的支架被精准输送并释放在狭窄部位,瞬间撑开了闭塞的血管。
术后造影显示:原重度狭窄处血流恢复通畅,“盗血”现象消失,远端血管供血显著改善。
效果立竿见影:王阿姨自觉头部昏沉感明显减轻,整个人清爽了许多;右上肢力量恢复,不再有之前的乏力感;再次测量双上肢血压,差值已基本消失,恢复对称;心前区的不适感也大大缓解。出院时,困扰王阿姨多日的胸痛和头晕症状显著改善,她和家人对此次高效、精准、省心的高水平诊疗体验赞不绝口。
心脑同治,双管齐下!当健康之路遭遇双重路障,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凭借敏锐洞察、前沿技术与无缝协作,为患者精准导航,拆解危机。一次联合介入,畅通心脑双通道,托起生命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