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艺术驻留的新家园,艺术家心灵的乌托邦

8月12日,“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采风活动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始建于宋朝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千米。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1982年,海龙屯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海龙屯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海龙屯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韩超 遵义海龙屯铜柱关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5.8

来自天津的韩超、李文、朱乃宽、王旭东等艺术家是“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第二批入住贵州的“驻留客人”。因为艺术采风,才认知贵州山水;因为艺术驻留,才抵达黔西、黔南;因为艺术创作,才攀越乌蒙、畅游乌江。这一批驻留活动中,很多艺术家是第一次来到贵州,首次感受到了乌江静流中的澎湃,静谧中的汹涌;烟波浩渺的乌江,蕴藏着她的坚韧与温和,时而洪泽宽阔如湖泊,时而狭长湍流,狂澜狮吼。尽管曲折千里,蜿蜒百褶,却始终砺山带河、东流不息。大江两岸山峦叠翠,茂密的山林深处,传来“呦呦鹿鸣”;湖面野鸟成群,黑鹳、白雁自由翱翔。

“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驻留艺术家乌江采风活动现场

乌江江界河 艺术家韩超 采风活动现场

艺术家韩超感叹道:有幸参与陈永康先生组织的“中国乌江国际艺术季”采风写生活动。美丽的青山绿水使参与活动的艺术家们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写生中充分领略了贵州山水的大美,乌江的壮丽。遵义人民的热情,畅游乌江江心,两岸景色宜人。使人心情舒畅。流连忘返,此处采风获益匪浅,对个人风景创作提供大量素材,在创作上有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艺术工资者,乌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韩超,天津人,先后毕业于天津师大艺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学艺术家联合会西青代表及理事。主要艺术展:2012年油画《写生日记》获“同在一方热土”天津写生作品展铜奖;2013 “春发”雅昌力量西安展;2013“大美天津”写生展天津美院美术馆;2013年重庆“多元艺术”青年艺术家联展;2015年天津美术馆“京津冀”三地青年写生展;2016年成都“江山如画”写生中国写生作品展,2016年上海“悟空”跨界展;2018年天津青年美术创作作品展佳作奖;2019年天津群众艺术馆“面孔”美术作品展;2021年天津第八届油画双年展;2023年天津第九届油画双年展等。

艺术家韩超因为被“乌江绿”所触动而导致“偏爱”,在近期的画作中,展开了对“绿色印象”的表达探索,在他写生的笔触与肌理中,就能窥见他难以平复的激动与惊叹。

韩超 遵义海龙屯飞凤关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5.8

韩超 界河码头 布面油画 60x80cm 2025.8

乌江江界河 艺术家陈永康 采风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创办人陈永康讲道:“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艺术驻留计划,重点围绕乌江沿岸的历史、人文、生态等课题,以艺术为视角,展开人与自然、文明与自然的“和谐对话”。在山水间探寻人与环境,心灵对天地的敬畏,精神对山河的向往。乌江国际艺术驻留,不是走向封闭,不是走向“禁区”,更是打开心灵的视野,重新认识自然,重新回归自然,成为自然。写生,仅仅是对在地文化和环境的初探、触摸,后期的艺术创作计划,将在装置、综合、大地艺术、AI、短视频、电影、户外剧等领域做纵向深度、多维广度进行立体阐释。该主驻留计划,为热爱山水、有艺术创作冲动、有当代艺术突破意识、有艺术探索梦想的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索引探秘之道。我们追溯的不只是大自然百川之源头,更是追问我们人类继续文明向前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陈永康,内华达美中文化艺术协会中国区主席,电影编剧、导演,古典诗词作家,艺术家。曾经组织创办西域国际艺术驻留、规划创建玉门昌马国际驻留小镇等艺术小镇项目,近些年主要在北京等地组织策展艺术活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编剧导演的电影《无尽之路》已经2024年9月18日获得土耳其哈利卡纳苏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新锐导演奖;2024年11月7日法国戛纳世界电影节最佳外语片提名及最佳未来导演半决赛入围;2024年11月8日获得印度佛陀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24年11月23日获得印度拉梅斯瓦拉姆国际电影节最佳首部导演故事片奖;2024年12月6日获得罗马尼亚瓦拉几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影片奖获奖;2025年2月1日获得美国洛杉矶明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25年3月15日入选意大利阿米科蒂国际电影节最佳长篇奖;2025年3月23日获得印度梅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25年4月17日入选日本东京升空电影节最佳故事片。

“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驻留艺术家乌江采风活动现场

乌江江界河 艺术李文 采风活动现场

艺术家李文也是第一次来到贵州:贵州很美,美的不可思议。气候也很好,很适合我们慢下来、留下来生活和体验。首先感谢陈永康先生组织了这次艺术写生活动,艺术驻留不仅提供的是“物理空间”,更多是人文空间、社交空间;让我们能和更多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经验分享和艺术探讨。我一直在当代绘画领域坚持探索,新时代的艺术思维路径,对我们新时代的文明构建,显得尤其重要。很期待接下来的活动,能影响到不同国家、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过来共同参与,以艺术为媒介,创建一种文明桥梁,实现不同地域的艺术互鉴。

李文,1969年9月生于北京,书画世家。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范系;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现为天津翔龙书画院院长,天津127美术培训学校校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现为职业画家。

“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驻留艺术家乌江采风活动现场

乌江江界河 艺术家王旭东 采风活动现场

王旭东用“今后长期驻留”的旅居计划,表达了对贵州以及大美乌江的惊喜与热爱:这是我首次来到贵州,第一次站在乌江上,感受到了到了云贵山水的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艺术驻留,是给予艺术生生不息的蓄力模式,我以前也在国外支教,传播我们的艺术经验,同时,在和其它文明碰撞的同时,其实也启发了我新的创作动机。我很愿意长期参与到驻留计划当中来,让我们的艺术生命得以持续更替,让每一代艺术家,都能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多彩的艺术成果。为:“中国乌江大地艺术季”艺术驻留计划点赞,加油!希望越办越好!让我们艺术家能长期驻留。

王旭东,1969年生于天津,199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范系,任教于天津市美术中学,高级教师。2003年至2006年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萨那工程技术学院支教;2007年举办西亚风情个人写生展;2008年参加第二届天津油画双年展;2009年参加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美展;2009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天津展;2009年参加第二十一届亚洲水彩画展;2012年参加第四届天津油画双年展。

乌江江界河 艺术采风活动现场

乌江江界河 艺术家孙乃宽 采风活动现场

艺术家孙乃宽一只在雕塑领域深耕:这次来贵州采风,最初的计划是想深度走访少数民族古村落,了解少数民族风情,为接下来的群雕创作寻找素材和灵感。没想到,贵州的山水和她多彩的民族风情一样多姿,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放松和愉悦;尽管现在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越来越少,但我们看到了贵州的另一种生机。我们今后将把更多的创作课题计划放在贵州,持续关注贵州,极力支持贵州的人文建设和文旅发展,一起为贵州的艺术环境增添活力。

孙乃宽,1969年生于天津,199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2-1993年任教于天津市海青区教师进修学校。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人物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师。2024年雕塑《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中华二十四节气》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2024年;雕塑《向前向前向前》(合作)入选2024年“在太行山上”全国雕塑作品邀请展;2019年雕塑《抗联岁月》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2018年雕塑《明初大移民》入选齐鲁颂“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百项山东重大历史事件作品展。

乌江江界河 艺术采风活动现场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