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山东威达精工:产业链上的创新引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王致远

在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产业链的韧性与活力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领跑企业的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作为“链主”,以其在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深耕实践,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在产业链的延伸与协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 “山东好品牌” 的产业根基注入了鲜活动能。

产业链延长

60%零部件可在滕州本地生产

进入威达精工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排排机床正有序等待进一步整装。

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机床行业30强”,位于“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滕州,是滕州最大的机床企业,也是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中的“链主”企业。连续三年荣获国家机床行业最高奖“春燕奖”,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山东省政府实施“1131”突破工程三核之一的链主企业。

作为链主企业,威达精工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行业龙头的集聚效应,积极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这一平台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纷纷入驻。

“生产一个机床需要2000多个零部件,虽然我们都能生产,但是很多还需要我们当地的产业链协同作战,才能把这个事办好。”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振跟记者说道,“滕州的自给率能达到60%左右,也就是说一台机床的60%的零部件可以直接在滕州生产完成。”在滕州这片土地上,围绕威达精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紧密协作的机床产业集群,各个环节的企业在这里汇聚,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共享。

精度可达0.003毫米国际水平

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

作为工业母机产业链链主企业,威达精工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公司除了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之外,每年营业额的20%左右都会投入在技术创新里。”在和潘振的沟通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威达精工连续多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在主轴、转台、刀库、五轴铣头等关键零部件上实现了突破。

2024年,威达精工投资建设的滕州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五轴加工中心项目竣工投产,这一项目引进国外先进加工设备25台套,建设高端装备领域精密五轴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出多种精密五轴加工中心产品。“我们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它能够在加工过程中同时控制5个轴的运动,实现对复杂几何形状零件的高效和精确加工。五轴加工中心的精度能达到0.003毫米的国际水平,约等于1/10头发丝。”潘振提到,该产品的应用,不仅解决了航空航天等领域超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卡脖子”难题,使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重要一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产业链持续升级的关键支撑。威达精工深知这一点,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战略高度,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企业及产业链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威达精工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不仅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还通过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人才发展,为整个机床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凭借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建设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威达精工已成为山东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中介机构协调下,公司已完成上市主体整合及非相关资产剥离重组工作,目前正在稳步进行上市规范工作。未来,威达精工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为山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全球产业链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