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案例丨残障骑手遭推搡受伤对方拒赔,监控视频还原事件真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2024年4月22日,威海市环翠区法律援助中心,智力残疾的外卖骑手刁某的家属将一面写有“为民服务办实事,专业担当树典范”的锦旗,郑重送到工作人员和承办律师李佳倩手中。此前,刁某在送餐时发生行车纠纷,遭到推搡后受伤,对方却拒不赔偿。如今,法律援助不仅为这名残障骑手讨回了公道,更彰显了法律对特殊群体的守护。

残障骑手送餐遭推搡

受伤后对方拒不赔偿

刁某是一名持证智力残疾人,残疾等级贰级。尽管运动、语言和交往能力较差,应变反应能力也低于正常人,但他一直努力靠自己的双手谋生,从事专职外卖配送工作。

2023年10月,刁某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送餐,途中却因行车问题与梁某及其女友发生争执。监控画面清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梁某情绪激动,多次推搡刁某,最终导致刁某倒地受伤。事发后,刁某当即报警,并自行前往医院诊治。然而,当他和家属就医疗费与梁某进行沟通时,对方却态度强硬,拒不赔偿。

为维护合法权益,2024年1月,刁某来到威海市环翠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环翠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核材料后,认定刁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迅速指派北京市盈科(威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佳倩承办此案。

李佳倩第一时间会见了刁某及其家属,耐心倾听事情经过。她了解到,刁某受伤后遵照医嘱每日至医院就医治疗,无法再继续从事外卖配送工作,至今未能再就业。“残障人士就业不易,他们的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更应得到尊重和保护。”李佳倩决定在主张医疗费的同时,为其争取合理金额的误工费。

监控视频还原事件真相

法院判决支持骑手诉求

2024年3月5日,案件在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梁某的代理人坚持“主动防卫”的说法,否认刁某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试图逃避赔偿责任。

为还原案件真相,李佳倩申请法庭调取了事发现场的监控视频。庭后,她反复观看事发现场监控视频,梳理出监控录像关键点:事件全程,刁某始终没有动手或还手,不存在挑衅行为,反而是梁某及其女友多次抢夺刁某手机、拖拽其摩托车,阻挠他离开现场,梁某所谓的“主动防卫”根本不成立。针对梁某对刁某治疗方案合理性的质疑,李佳倩又走访了多家医院、鉴定机构,就刁某伤后接受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调查,证实治疗方案的必要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李佳倩援引法律条文,明确指出梁某的行为已侵犯刁某的人身健康权,理应对刁某的合理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采纳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梁某赔偿刁某医疗费及误工费。

指派机构:威海市环翠区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员:北京市盈科(威海)律师事务所李佳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