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小佳豪的音乐直播间……”
近日,一位身患尿毒症却始终积极乐观的年轻人小佳豪,通过抖音平台走进公众视野。8月1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往咸阳,对这位用歌声激励自己与他人的小伙进行了采访。
<<<因患病他看起来像个小孩
在网上自称“小佳豪”
2003年出生的小佳豪今年已22岁,但身高仅1米四左右,外表看起来如同10岁的孩童,左腿还严重弯曲变形。小佳豪解释,这是因病情所致。正因如此,他在网络上也自称为"小佳豪"。
在咸阳一处出租屋里,小佳豪介绍说,这间配有床、洗衣机、卫生间和小阳台的屋子,是爱心志愿者们特意为他寻找的,与寻常人家相比,小佳豪家里不存水,因为他不能喝水——水排不出去。他只有在做透析前才会喝几口水。
这位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的年轻人,背后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幼年时母亲离家出走,5岁那年父亲在广东务工时因车祸离世,从此他便由伯伯、伯母抚养长大。童年时期长期不明原因的反复感冒发烧,直到2014年在咸阳一家三甲医院确诊为肾积水,接受了首次肾造瘘手术——唯一一个肾——左肾植入的引流管伴随了他整整10年3个月,直至2025年1月15日才最终拔除。
2019年,16岁的他病情急转直下,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开始透析治疗:初期透析频率为每周两次,2022年起调整为两周五次,而今维持着每周三次的透析频率。今年初拔除引流管并非病情好转,而是人体已无小便,如今他身体摄入的水分全靠透析机排出体外。
“2015年我的病情不断加重,频繁复发,但伯伯、伯母始终没有放弃我,为了给我治病,他们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那一年我住了五次院。”小佳豪回忆道,“因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家人将我的情况发布到网上,意外获得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从那时起,咸阳的志愿者们就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长期提供帮扶,现在我住的房子也是志愿者帮忙租的。”
<<<唱歌成为精神支柱
志愿者守护他一路前行
自2021年起,小佳豪开始在抖音上分享日常生活。近两年,更是尝试直播唱歌。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基本每晚7点左右都会准时开播。”当被问及偏爱的歌曲时,小佳豪称最喜欢《水手》《幸福快递》等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歌曲,以及《酒干倘卖无》《万爱千恩》等表达感恩之情的经典曲目。他解释,喜欢《万爱千恩》是想感恩伯伯伯母的养育;而那些激励人心的歌曲,则是他在接受透析治疗或往返医院途中用来鼓舞自己的精神支柱。
小佳豪坦言,的确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困境已成现实,他只能咬紧牙关挺住。“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水手》里的这句歌词成为他穿越低谷时的精神灯塔。
直播间里常有病友互动,每条评论他都会认真点赞回复。记者的镜头前,小佳豪自信地做了自我介绍,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并坦言:“想通过歌声激励自己,也鼓励更多人对生活充满信心。”
据帮扶小佳豪的咸阳市蓝色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张秋生介绍,最初,是20人组成小队,每人每月捐20元帮助小佳豪;随着其病情加重、费用增加,志愿者团队扩展为50人,每月筹得1000元;因透析次数增多及租房需求,团队进一步扩大到70人。
“我们是内部募捐,够数就停,从不向社会伸手。”张秋生说。
谈及十多年的帮扶历程,张秋生感慨:“最感动的是看到他从当初的自卑、怯懦,到现在对生活充满渴望和阳光,这种精神上的转变,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小佳豪的故事,不仅是一场与病魔的抗争,更是一曲用乐观与坚韧谱写的生命之歌,而志愿者们的长期守护,也让这份向阳而生的力量愈发温暖而坚定。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常彭朵
实习生 侯思羽 杨斯涵
(帮扶小佳豪的咸阳市蓝色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与小佳豪合照)
(小佳豪在出租屋直播唱歌)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