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暑期,日常看护孩子学习成了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难题。日前,一些家长发现了一个“新招”——请个大学生陪孩子。多个社交平台上,“大学生陪读”“大学生带娃”“大学生伴学”等话题持续走热。
8月11日,安医大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她暑期“伴学”两个月赚了8000元左右,同时她自己的假期过得也更规律和充实。然而,在火热的市场背后,权益保障缺位、大学生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也给“暑期陪伴”蒙上了一层隐忧。
“伴学”大学生:两个月挣8000元左右
“做‘伴学’一方面是想要督促自己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想有一些经济收入。”安徽医科大学的学生刘同学(化姓)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现在读大三,开学读大四,7月初,做过家教的室友把她拉进了一个家教群,后来,她在群里看到了一个“伴学”的单子,在交了一笔中介费后,她就与一名初中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她写作业,然后有需要稍微辅导一下,此外,还要接送她去爷爷家吃饭等。每小时25块钱,每天工作7到10个小时,工资日结。”刘同学说,她“伴学”的对象是一位即将读初三的女孩,女孩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要不是接了这个单子的话,我可能早上会起来得很迟,现在我要8点半之前就赶到她家,另外还要跟她一起学习。”刘同学坦言,算下来“伴学”两个月她获得了8000元左右的收入,但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她的生活也由此过得更加规律和充实。
学生家长:大学生“伴学”性价比高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暑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找个大学生陪着她学习,性价比很高。”8月11日,市民卢女士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表示,她女儿即将升入初中,在学习上自律性不强。她通过熟人介绍联系了一个大学生给孩子“伴学”。
卢女士介绍,双方最初约定的是3小时200元,但3个小时对孩子来说有点长,后来调整成两个小时180块钱,“这两小时里,大学生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督促孩子完成当天作业;二是对孩子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三是检查错题后,出一些类似题目让孩子练习,等于帮她复习巩固。”
卢女士坦言,对于找大学生“伴学”,起初她也有所顾虑,担心事倍功半、弄巧成拙,因此她在给孩子找“伴学”这件事上明确了几条红线,“我家是女孩,所以只找女大学生;学历要重点大学;学习的时候手机不能放在旁边。”
此外,卢女士还告诉记者,因为她家孩子自律性不高,书写不规范、做算术不打草稿,所以她特别要求“伴学”大学生对此重点监督。
大学教授:“伴学”是大学生很好的社会实践
“对于大学生来说,‘伴学’是很好的社会实践。”8月11日,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接受记者采访称,双职工家庭确实面临照顾孩子的需要,如果没有社会提供的服务确实影响到孩子的假期生活,乃至影响到孩子的安全等。大学生“伴学”现象既是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也是市场需求的逻辑结果,最终实现双方、多方乃至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在王云飞看来,孩子的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大学生所提供的主要是文化课方面的知识,但在假期中,孩子的需求可能是多元的,比如社交、娱乐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此外,王云飞表示,双职工家庭孩子的假期看护问题不应被视为家庭自己的问题,社区和政府部门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见习记者 尚雅婷 实习生 安江蓉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