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伏的晚风拂过长春的街头,作为长春文旅的闪亮名片,8月9日晚,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再次火爆出圈。
从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一键切换为充满烟火气与艺术感的不夜街,很多闻讯而至的长春人都骄傲地说:咱也有能和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掰掰手腕”的文化名街了!
把“流量” 变成 “留量”,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悄悄做对了啥?
中国吉林网记者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
16时许,太阳还未落山,新民大街已悄然切换至 “步行模式”,瞬间成为了城市的潮流聚场。
此时,新民市集携长春“老字号” 温情开市。
一边是摸得到的历史年轮,一边是触手可及的烟火气息。
市民游客不仅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匠心与传承,还能一站式品味长春的“老味道”,触摸长春的“文化脉搏”。
“长春的老字号很多,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就是长春本地人,也很难逛遍、尝遍、买遍,但你看,有了新民市集,这个不可能,一下就变成了可能,感觉很激动。”市民徐女士说。
“早就听说长春的新民大街很有特色,果然,一到这里就被吸引住了,这里既有这么多有年代、有特色的建筑,还有这么热闹的市集、这么多文艺演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太棒了!” 来自南京的游客宋先生逛了一会儿,不仅拍了很多打卡照片,还买了好几样药膳食品,连连为新民大街点赞。
对比一下国内著名的文化街区,成都宽窄巷子用市井烟火气留人,苏州平江路凭江南雅致出圈……
这些 “顶流” 都有个共同点:把自家最独特的文化基因突出到极致。
新民大街上这种硬核历史与软萌烟火的碰撞,强烈的反差感,就是新民大街做对的第一件事。
18时,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舞台迎来了意大利童声合唱团的精彩表演。
纯净而美妙的童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带着人们穿越了国界,领略到了独特的意式风情。
带着女儿来游玩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这样高水平的童声合唱在街头就能免费欣赏到,太惊喜了!孩子听得特别入迷,感觉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为长春点赞!”
不仅有童声合唱,沿着新民大街一路走来,古筝演奏、二胡演奏、古琴展演……
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带来随时随地不同的惊喜感受。
几位来自上海的游客也兴奋地说:“本来就是随便逛逛,觉得各地的文化街区,也差不多都是卖点天南地北的特产,没想到偶遇这么多精彩的表演,这次长春之行太值了,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不随波逐流,既守住吉林特有的烟火气息,又展现长春的文化底蕴,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新体验,正是新民大街“留客”的诚意,也是新民大街做对的第二件事。
19时,电闪雷鸣,仿佛被新民大街热闹的人气吸引,一场骤雨突然而至。
短短十来分钟,雨水将空气中浮着的热量洗去,留下了清爽无比的夏夜,新民大街夏夜的精彩仍在继续。
街头音乐会准时开唱。
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接连奏响,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
台下观众们或是跟着节奏轻轻摇摆,或是轻声合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快乐。
放眼望去,新民大街上灯火辉煌,人群熙熙攘攘。
年轻人手挽手漫步在街头,欣赏着街边的艺术表演;
口袋公园里,乘凉休息的人们闲适地聊着天;
附近的居民带着孩子或者小宠,晚饭后也出来消食遛弯……
“听说一会儿还有露天电影,特意带了凳子过来,现在温度正好,很久没看过露天电影了,值得体验。”20时,很多附近居民都带着凳子汇聚到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主舞台附近,脸上是闲适的笑容。
从 “一次性打卡” 到 “常来常往”,新民大街通过 “有记忆点的体验、有温度的互动、有特色的情感连接”,把东北文化的硬核与柔情做足,有故事、有烟火、有温度,正是这里做对的第三件事。
当夜晚的灯光照亮每一张笑脸,当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此共享欢乐,新民大街已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更是长春城市精神的缩影。
休息日的夜晚,它用一场场精彩的活动串联起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用满满的烟火气与艺术感书写着长春文旅的新篇章,也让更多人爱上这座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生活温度的城市。
今夜的热闹,只是开始,明天,精彩还将继续。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摄影 李煦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