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进国博 | 200瓣菊花出圈,5000件零件成冠!00后小伙用琉璃复刻千年珍宝

大众网记者 许炳棋 淄博报道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的展厅内,一顶琉璃制作的“九龙九凤冠”吸引了无数参观者驻足惊叹。这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出自00后小伙子孙启烨之手。他与2位同伴耗时两个月,用琉璃完美复刻了国博热门文物“九龙九凤冠”,让古老的文物以全新的姿态绽放璃彩。

“一开始展会主办方让制作‘九龙九凤冠’时,我以为是制作一个摆件,没有想到是一比一复刻。”孙启烨说,4月份接到通知,6月就展出,时间紧任务重,无论多么难,也要做。

“九龙九凤冠”的原型是国博内的明孝端凤冠,其前部饰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还有一金凤,冠上嵌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000余颗,造型复杂精巧,堪称国宝级文物。复刻这样一件文物,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一场‘失败无数次’的尝试。”孙启烨在展览现场向记者坦言。由于缺乏经验,琉璃碎、裂、炸等状况频繁出现,而固定构件更是难题。焊接易裂,用胶易漏,经过反复琢磨,三人最终摸索出用铜件箍住零件的方法。琉璃凤冠上的“红宝石”采用淄博传统博山料,通过热熔工艺呈现宝石效果;为模拟珍珠,需在透明玻璃上进行电镀,赋予其白色光泽质感。

孙启烨直言,琉璃凤冠最难攻克的部分,当属连接帽身与博鬓的衔接部件 —— 两个金属质感的空心兽身造型。为了让琉璃呈现出精致对称的金属光泽与空心效果,他日夜鏖战三天三夜,在火光与炸裂声中反复调试,历经12次失败,才最终诞生2件合格作品。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孙启烨和同伴开启了一场与时间和技艺的赛跑。他们每天在工作室里坚守长达20个小时,轮番作战,这件由九只龙、九只凤、4800粒琉璃珍珠、共5000个零部件组成的琉璃凤冠终于诞生,在展厅中与明孝端凤冠遥相呼应。

孙启烨表示,他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向大家展示淄博的精湛琉璃技艺,以及00后新时代手工艺人的创新精神。

孙启烨作为此次参展工匠中最年轻的面孔,能够叩开国博展会的大门,契机竟藏在一朵琉璃菊花里。这朵凝聚着创新巧思的菊花,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艺术殿堂的通道,也让古老琉璃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

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启烨替母亲上了几节灯工琉璃课,自此踏入了“琉璃的世界”。此后,他每日沉浸在工作室里钻研制作。2024年11月25日,孙启烨将自己制作的琉璃菊花发布在小红书上,瞬间火爆网络,浏览量突破10W 。其制作的琉璃菊花因花瓣数量多达200多瓣,比常规菊花花瓣数量更多、更具富贵感而备受关注。为达到如此细致的效果,孙启烨在粘花瓣环节突破传统,自创制作方式,做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从一朵琉璃菊花到惊艳国博的琉璃凤冠,00后孙启烨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手工艺人的传承与创新,也让更多人领略到淄博琉璃的独特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