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6日讯为提升极端天气下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5日上午11时,莒南县岭泉镇梨杭村村民委员会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村两委干部、防汛抢险队员、灾害信息员及安置保障人员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模拟实战流程检验应急响应体系。
本次演练以沭河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为背景,针对村南沿河11户25人面临的山洪淹没风险,全程复刻真实应急场景。随着村支书一声令下,演练正式拉开序幕。
演练伊始,河道巡查组在沭河河段发现险情:上游水位骤涨2米,水流湍急且夹杂碎石,预计30分钟内山洪将漫过堤防。巡查组第一时间向村指挥部报告,村支书随即向镇防汛指挥部申请启动转移预案,获批准后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预警环节中,预警组通过手摇报警器、铜锣、应急广播等多渠道发布黄色预警,明确告知村南沿河11户村民立即沿预定路线向村委安置点转移,重复播报户主信息及转移指令,确保预警无死角。
转移阶段,工作组严格遵循“老弱优先、路线避险、清户确认”原则,对大部分自主转移的村民进行有序引导。针对2户3名行动不便的高龄群众,转移组实施“敲门行动”,专人入户协助,用三轮车安全转运,最终实现11户25人全转移、无遗漏。
在村委办公室安置点,工作人员落实分区管理、物资签收、健康筛查制度,逐人登记信息,为每个家庭发放含食品、药品的应急物资,村医对身体不适人员进行诊治,志愿者同步开展心理疏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与情绪稳定。
演练总结中,各组汇报显示,从险情发现到全员安置仅用30分钟,全过程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镇防汛指挥部对此次演练给予肯定,要求持续做好安置点管理与后续监测。
此次历时50分钟的演练,完整覆盖险情处置、预警发布、群众转移、安置保障等全流程,有效检验了村级指挥体系的协同性与应急处置能力,为实战应对山洪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筑牢了汛期安全防线。(通讯员 纪祥乐)
责任编辑: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