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
通讯员王玲玲
“韩师傅,我家烧水壶坏了,能帮忙看看吗?”8月4日下午,居民孟先富拎着自家烧不开水的烧水壶,走进玄武区锁四社区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服务点。小隔间内,埋头修理的韩刚抬起头应道:“好,我来看看!”
“怎么坏了?”“什么时候出问题的?”接过烧水壶,韩刚一边问孟先富,一边熟练地从工具箱中取出螺丝刀,拧开螺丝,打开烧水壶的外壳仔细检查。热控开关、温度传感器,排查了一系列零件后,韩刚找到了“病因”——烧水壶内部加热管坏了,无法加热。
“水壶先放这儿,改天买新零件换上就好。”韩刚将拆开的烧水壶复原,留心观察了水壶内的水位线,询问了孟先富平时的烧水习惯。“应该是开水溢出来把加热管烫坏的,下次注意,烧水不超过最高水位线!”韩刚说。
今年70岁的韩刚,在社区当志愿者已有14年。2011年,韩刚退休后回到社区,加入志愿服务站。锁四社区地处老城,老年居民多,家里“老物件”也多。凭着自学的修理手艺,韩刚很快成为服务点的“红人”。居民家中一有小家电故障,总会找“韩师傅”帮忙看看。
韩刚有一沓记录表,记录着从2015年来的服务“手账”,已有十余本。记录表每页有10行,1个月不到就能记满,一年下来积累下厚厚一沓,再按年度单独装订成册。2019年起,南京市推广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韩刚报名成为第一批志愿者,通过手机接单开展服务,服务记录也从逐渐变厚的记录册,变成不断增加的“时间”。
当天15时后,互助时间平台接到一则居民的家电维修服务单。确认服务信息后,韩刚披上黄马甲,一手拎起足有15公斤重的工具箱,顶着烈日在小区楼栋间健步如飞。
不多时,韩刚敲响了锁四社区9幢的一户房门。开了门,今年82岁的徐双将他迎进门,“我家半导体放不了声了!”韩刚接过收音机一通“鼓捣”,没几分钟,收音机就恢复了正常,“没什么大问题,‘老伙计’可能接触不良了!”
“小家电都‘怕’你!”徐双开玩笑道,常年独居的他,家中不少物件都跟韩刚“打过交道”。前两年,家里的日光灯灯管老旧、灯光昏暗,韩刚拆除后更换上LED灯泡,一开灯,整个客厅都照得亮堂堂。修好收音机后,韩刚在徐双家里来回转悠,逐一检查卧室的风扇、厨房的吸顶灯等。
“都是邻居,能帮忙的我都尽量帮。”韩刚说。截至目前,韩刚在平台上累计时长已超115个小时。今年,韩刚还发出了“招徒帖”,他笑着说,对徒弟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希望学到修理手艺后,能够继续为社区居民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