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8月2日,“打开独山”两岸青年独山艺术实践营(以下简称“实践营”)创作成果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吴山明美术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
2025年8月2日,“打开独山”两岸青年独山艺术实践营创作成果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吴山明美术馆展出。图为开幕时举行的两岸共绘春彩仪式。受访者供图
本次展览集结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清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东海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等两岸9所高校的师生作品,有绘画、书法、摄影、装置、纪录片、舞蹈、音频、诗歌、观察报告等多种艺术形式。
独山村是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一个千年古村,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落规模小巧,形态奇特,古建集中,宗祠、牌坊、古井、寨墙、谯楼等多处文保单位至今保存完好。
展览呈现了独山村的天地风物、水土乡情和数智生态,用建筑语言描绘了独山村的人、事、时、地、物,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以独山村内容为基础设计的课件和几年来积累的调研数据,通过青年走进独山村之后的主观感受与艺术抒发,体现了独山村作为两岸高校教学及社会实践基地,给年轻一代带来理解传统文化的新角度、新视野。
2025年8月2日,“打开独山”两岸青年独山艺术实践营创作成果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吴山明美术馆展出。图为策展人何春寰(右一)进行导览。受访者供图
实践营活动策划人、中国美术学院艺管学院客座教授何春寰介绍,今年的成果展参与者来自美术、舞蹈、美术教育、艺术管理、历史、新闻与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节目策划等各不同专业,作品的呈现也丰富多彩。如舞蹈《长路》,以天为幕、地为席,连绵青山为背景,村中矮墙为道具,乡人熟人为观众,形式新颖,意味深长。灯诱活动《霓裳羽衣曲》,借助和独山有关的典故,以独山村明代牌坊为月宫,当随风飘摇的绢衣上落满寻光而至的鳞翅目蛾类昆虫,这件转瞬即逝的羽衣,既是对独山生态调研的一次艺术呈现,也是对独山历史故事的一次钩沉与重访。
围绕展览,还将推出“打开独山——两岸青年独山艺术实践营创作成果展系列讲座”,从不同角度探讨独山村特有的生态、历史与文化内涵。【责任编辑:蒋肖斌 郭韶明编辑:杨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