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农民,给不了她好的生活,但是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给她一个好心情。”这是71岁宝鸡老人李栋的话,朴实无华又让人感动。而他口中的这个她,是他67岁的妻子周爱会。
这位淳朴的西北汉子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8年来开车带着曾患脑出血被诊断为“植物人”的妻子周游全国,让妻子离开病床,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7月29日,远在西藏的李栋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只要两人身体允许,还想带着妻子出国转转,周游世界。
妻子突发疾病生命垂危 他拼尽全力救治
出生于1955年的李栋,今年已经是71岁了,他是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一名普通的农民。2011年之前,他的人生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经营着平淡而踏实的生活,2011年起,他的人生迎来转折。
“我是1979年结婚的,当时24岁,当兵转业,经人介绍,和同村姑娘周爱会组建家庭。随后几年里,两女一儿相继出生,我们过着普通幸福的农家生活。”李栋说,他和妻子风风雨雨过了三十年,在辛苦操劳中将儿女养育成人,当夫妻俩打算喘口气时,厄运却突然降临,“2011年4月17日,我的妻子周爱会突发性脑出血,送往医院后做了开颅手术,在重症监护室一躺就是一周。手术后第八天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医生说必须尽快做第二次手术。”
李栋回忆,当时医生告诉他,情况非常危急,脑出血的死亡率为40%,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从手术台下不来,即便下来了,也大概率会成为植物人,“当时全家人都让我拿主意,我下决心做二次手术,只要能救活肯定要抢救,哪怕变成植物人,我也愿意照顾。”至今,说起当时的情况,李栋声音还有些哽咽。
也许是李栋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手术成功了。
悉心照料生病老伴 荣获“最美宝鸡人”称号
李栋说,这次脑出血,妻子先后做了四次开颅手术,幸运的是,她的生命保住了;不幸的是,疾病给妻子带来了很大的摧残。曾经爱说爱笑的妻子由于压迫神经,说不清一个完整的字,曾经手脚灵活能跑能跳的妻子每天只能瘫痪在床,但李栋觉得,只要人还在,心里就有一个港湾。
从此后,李栋肩负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他每天早晨4点多起床,给妻子洗漱、按摩、端屎端尿。十几年如一日,把妻子照顾得越来越好。他不仅照顾着妻子的起居,还用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为妻子制作康复器具,“咱们农村家庭,长期康复治疗费用太高承担不起,我就想方设法自己给她做。”
站床是医院常见的康复器械之一,主要锻炼患者的腿部力量。2011年底,李栋收集了一些旧木板、粗麻绳和滑轮,发明了一个手动站床。他借助滑轮,每次用手拉麻绳达到一定角度,再固定。站床竖立的角度需要根据病人康复情况而定,医院的站床能自动设置竖立角度,他在制作时也借助水平器,在站床左侧安装了量角器。妻子站立时右脚总是外侧着地,他就专门做了个坡形木板,训练时垫在她脚下。而这些器械在妻子使用前,他都亲自尝试,保证妻子不“遭罪”。
除了站床,李栋还制作了促进腰部活动的健身椅,锻炼臂力和腿部力量的拉杆,训练走路的学步器械等,有的更是一物三用。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周爱会被唤醒了,她开始恢复意识,甚至逐渐能下床活动了。
李栋精心照顾病妻的事情感动了许多人,身边的邻居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也因此被评为“凤翔首届道德模范”。同时,还获得了2014年度“最美宝鸡人”荣誉称号。
寻医问药促成首次自驾游
因为妻子经常需要去医院,需要抱上抱下,叫出租车不方便,李栋和家人商量后,买了一辆面包车,改装成能睡觉、挂吊针、看电视的简易“房车”,方便妻子外出治疗,“我把面包车后两排座位全部拆除,空出的地方改成了一张软床,在车内两侧安装了挂钩、货架,用来放置生活用品,还在顶部安装了电灯、吊针架和360度旋转电视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到指甲剪、花露水、暖水袋,大到暖风机、电磁炉,应有尽有。
谈及为何会萌生带着瘫痪的妻子自驾游的想法?李栋笑着说,也是机缘巧合,第一次自驾游,其实是为了给妻子看病。
“2016年5月7日早上,我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听见电视上在说一个案子,里面提到一句,瘫痪的当事人想要在江苏徐州一家医院打一种针,打一次500多元,打了之后就能站起来。当时那个案子讲的什么我都记不清了,但是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激动,我一下子觉得,妻子的病有救了。”李栋说,得知这个信息后,他就打算带着妻子去徐州看病,打听消息加上准备工作,到2017年9月才真正成行。
李栋拉着妻子,辗转打听到电视上所说的医院是徐州某医院,李栋找到了这家医院,和医生沟通之后,医生称没有那么神奇的针,而且病症也不一样,建议还是在家乡治疗。李栋看着老伴没看成病失落的样子说:“我问老伴,身体状况怎样?想返回还是想继续在外头转转?老伴说身体状况还可以,我就开上车,带着她往东走,一路走到了连云港。”
就这样,李栋踏上了带着生病妻子自驾游的路。
8年来走遍中国大好河山 “是老伴陪我圆了自驾游的梦”
那次出行,李栋带着老伴,旅行了50多天,“去了连云港、华东五市、上海、广州等地,我们走走停停,主要是看老伴身体情况,她总体还可以,很喜欢外出旅游的生活。”李栋说,如果不出门,老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躺着,或者起来做复健,生活比较枯燥。在外面就不一样了,“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心情很愉快,心情好身体也更好。”
“截至目前,除了黑龙江、香港、澳门、台湾,国内的其他地方我们都去了。”李栋说,在外旅游的日子,他和老伴就住在车上,老伴是病人,他出发前的准备非常充分,四季的衣服都带着,老伴需要的药品、理疗的东西,他也都带着,他们虽然是在外旅游,但每天对老伴的护理都没有松懈。
带着一位瘫痪病人自驾游,比起普通的旅游,肯定要辛苦得多。李栋说,绝大多数时间都没啥问题,除非是遇到恶劣天气,会觉得有点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每当看着老伴在各个景点拍照时开心地笑,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记者问李栋,为什么在步入老年的阶段,敢做出这样勇敢的决定?李栋说,自己是一位驾龄50多年的老司机了,开车对他来说,不是负担,而是放松,“只要是有人能开过去的道路,我都没问题,我对自己的驾驶技术非常自信。我开车52年了,以前的工作就是开凤翔到西安的大巴车,每当我开上车出发,心情都格外放松。所以,对我来说,不是我带老伴旅游,而是老伴陪我圆了自驾游的梦。”
今年7月出发去西藏圆梦
今年7月21日,李栋开着今年新换的车,和老伴再次出发了。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是西藏。
采访中,李栋特意向记者介绍了他的车牌号背后的故事,“我的车牌号是陕CAH629,‘AH’是我老伴的名字、‘爱会’的拼音简写;她的生日是6月29日,所以后面的数字629代表妻子的生日。”原来这个车牌号里,藏着一份独家定制的浪漫。
李栋说,在此之前,他们走遍了中国的各个省市,西藏、黑龙江以及港澳台还没去,所以,这次他把目的地定为西藏。
“从7月21日出发,到现在已经9天时间了,我们一路上挺顺利的,目前抵达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镇,有一段路不太好,发生了泥石流,我们来到的时候已经快清理结束了。感觉我们的目的地拉萨越来越近了。”7月29日晚上,记者联系到李栋时,他和老伴正在鲁朗镇的一处空地休息,电话里还能听到来往的车辆经过的声音。
“来西藏前我的准备很充分,我最担心的是高反、缺氧,所以除了带了充足的衣物、药物之外,我还带了氧气瓶、制氧机等设备,之前经过超过5000米的区域,感觉有点喘,但还没有到需要吸氧的地步,我老伴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使用氧气设备。”李栋说,西藏之行比想象中的要轻松一些,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
车上有自制“呼叫器”随时和老伴沟通
为了能和老伴随时沟通,李栋在他的车上,也有一些很有巧思的设计。
“首先是安装了摄像头,我开车的时候,能随时看到老伴的状态。之前没有摄像头的时候,有次她不舒服,我没有及时发现,想想还是挺操心的,装了摄像头之后,一切尽收眼底。”
“我给她的床边安装了两个铃铛,我给她说,有问题的时候摇这个,没问题的时候摇另一个。两个铃铛的声音不一样,我问她问题,她就能通过摇铃铛的方式回答我,这就像是我们的‘对讲机’。”李栋说,这个铃铛还有个作用,“老伴如果需要我做什么,就可以随时摇铃铛,我就能接收到信号,这个铃铛也是她的‘呼叫器’。”
从2017年到现在,8年时间,李栋带着瘫痪的妻子几乎走遍了的全国,他觉得,老伴也已经喜欢上了自驾游,出门之后,明显心情、气色都要比躺在家里好,这也是他坚持带妻子旅游的原因。在路上,他们也得到了很多帮助,“在新疆、云南等地,当地人看到我推着轮椅或者助行器带着老伴,都对我们伸出援手,有些人给我们送东西,有些人看到是我们买东西不收钱,在一些有台阶的地方,很多人主动帮我抬轮椅……遇到的好心人不计其数,好人太多了,我们心里很感动。”
快到拉萨了 此行应该能成功
从宝鸡出发,去往拉萨,李栋一路沿着318国道前行。7年的自驾游生活,也让他积累了许多经验。他说,自己一般会在网上查好攻略,保存好,然后跟着导航走,遇到知名景点,或者风景特别美的地方,他就会停下来,把老伴抱下车,让她在美景里拍照留念。
“虽说已经去了不少地方,但去西藏还是第一次,出发之前还是有点担心,担心天气、路况、老伴的适应能力,好在一路都比较顺利,我现在都能自信地说,我们很快就要到达拉萨了,西藏行一定能圆满成功!”李栋笑着说道。
记者问他,西藏之行成功之后,有什么打算?李栋说:“到时候看看老伴的身体情况,如果她不舒服想回去,我就返程;如果她身体情况可以,还希望再走一走,我就打算往新疆走。新疆我们之前去了一次,感觉还想去,这次就慢慢转,感受新疆的壮阔之美。”
李栋说,如今,自驾游已经成了他们老两口的一种生活方式,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一抹斑斓的色彩,习惯了“在路上”,就总想出发,“只要老伴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带着她,我希望未来我们还能走出国门,到国外转转。”
子女心声:父母就是心中爱情最美的样子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这句美好的歌词,在李栋夫妻自驾全国的浪漫远行中具象化了。他们的故事被发到了社交媒体,网友们评论区里网友们直呼:“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情有义,夫妻楷模”。
而评论区里,一条高赞评论是:“谁说和谁过都一样?老爷子太棒了”,网友们说,这才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月3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李栋的二女儿李巧萍,她说,父母这趟去西藏,子女们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情况:“虽然他们不是第一次出行,但是去西藏,我们还是很担心,一开始不太同意他们去,建议我爸爸自己坐飞机去逛一趟,但是他不同意。我们拗不过,只好同意了。他们出行前,我给他们买了高原制氧机、手持氧气、氧气袋、血氧仪等东西,好在这一趟比较顺利,他们已经到林芝了。”
谈及父母之间的故事,她说:“父亲带母亲自驾游只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从母亲生病之后,父亲十几年如一日,付出耐心和爱心,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把母亲从医生判定的植物人,照顾成现在能自己吃饭,能扶着助行器活动的样子,才更让人感动。每次想起这十几年父亲的不容易,我就难过又开心,难过的是心疼父亲,觉得真是太辛苦。开心的是母亲因为父亲的辛苦而又恢复了健康。父亲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就是我们子女心中,爱情最美的样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