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开展消防系统“点火试验”,以火盆点火模拟现实火灾事故,测试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为在曾山隧道内进行“点火试验”。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吴叶彬)一旁是川流不息的车流,一旁是紧张有序的试验。7月31日晚,环岛干道曾山隧道成功通过消防系统“点火试验”。
市交通局桥隧中心介绍,近期正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全市31座隧道陆续开展消防系统“点火试验”,以火盆点火模拟现实火灾事故,测试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预计8月底前完成31座隧道的消防系统“点火试验”。
7月31日晚10点,环岛干道曾山隧道内,市交通局桥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布控,为消防系统“点火试验”做好准备。完成布控后,试验人员仔细检查隧道内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包括消防水带、消防泡沫液、灭火器等。
在正式“点火”前,还需要测风速,确保演练安全。“2米/秒,符合试验条件,可以点火。”随着试验人员点燃火盆,火苗迅速蹿起。10秒后,环岛干道隧道群监控中心响应,视频窗口弹出异常点现场视频,并报警;30秒后感温光纤报警系统显示洞内温度异常升高,发出火灾警报。随着火盆的熊熊烈焰被扑灭,试验结束,临时管控措施也随之解除。整个过程大概耗时2个小时。
市交通局桥隧中心隧道工程师陈雄风介绍,桥隧中心所辖31座隧道装备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三合一图像型火灾探测器两套系统。“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和三合一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分别从温度、图像两方面,进行感温、火焰预警检测。”陈雄风透露,桥隧中心定期对所辖隧道组织开展“点火试验”,测试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在应急条件下的稳定性等。从目前来看,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良好。
据悉,“点火试验”目前已完成近六成,包括环岛干道、寨仔山、灌新、新阳、大轮山等18座隧道。
陈雄风提醒,“点火试验”仍在持续,请市民通过隧道时注意行车安全。他表示,“点火试验”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比如,有的隧道车流量大,选择在夜间试验;有的隧道车流量小,则在白天试验。
相关
多重“险情”齐发 如何应对?
湖里区举行综合性应急演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不久前,湖里区举行综合性应急演练。演练以《湖里区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为依据,模拟超强台风叠加天文大潮袭击的极端场景,提升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水平。
据悉,本次演练采取“区带部门、街道”联动模式,涵盖短时强降雨、渔船抛锚、电力通信中断、山体滑坡等多重“险情”。演练包括渔船避风转移、景区管控、内涝抢险、地质灾害处置及“三断”应急等科目,全面检验多部门协同联动与应急处置能力。
“本次演练坚持实战导向,旨在通过全流程、多科目协同检验,查找不足,强化基层应急能力。”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