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五道河村4位村民翻山越岭为受困邻村村民送饭送药

兴隆县五道河村4位村民,翻山越岭为受困邻村村民送饭送药

“互相帮衬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7月30日下午3点多,通往兴隆县六道河镇响水湖村的碎石路,被太阳晒得发烫。

“再加把劲儿,前面就是响水湖村村部了。”

此时,六道河镇五道河村村民老崔和同村三个人,背着背篓,已走了近4个小时,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贴在背上。老崔紧了紧背绳,继续朝村部赶。

背篓里,装的是饭菜和药品。

五道河村与响水湖村相邻,两村平日来往较多。受强降雨影响,通往响水湖村的道路被洪水冲毁,交通受阻,村民们被困在村里。

五道河村受灾程度比响水湖村稍轻。看到河水退了,老崔招呼三位同村的乡亲,从上午8点开始,就张罗着做饭,并用饭盒装好,连同药品一起放到背篓里。随后,每人背着近20斤的背篓,前往响水湖村。

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只能翻山越岭,徒步进入响水湖村。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歇一歇,擦把汗,站起来再出发。

把饭菜和药品放到村部后,老崔一行四人就返程了。

“真没想到,他们不顾危险和劳累,给俺们送来了香喷喷的饭菜。”响水湖村党支部书记贾占海说,村民们都很感动。

“他们遭了灾,俺们心里也难受……”老崔在电话里说。

“您能告诉我们您的名字吗?”记者问。

“我姓崔,名字就不留了。咱这儿的人,见着乡里乡亲的有了难处,都得伸手帮一把。互相帮衬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老崔说。

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老崔的名字叫崔国斌。从7月29日开始,救援队伍的无人机为俺们投送了馒头、火腿肠、面包、瓶装水和药品等物资,先后投送了5次。”贾占海告诉记者,就在这一天,通往村里的路也开始修了,8月1日已经修到村委会门口。现在,通往响水湖村的通道已被打通。(河北日报记者 赵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