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郭兆瑞 实习生 钱玺羽
近日,不甘心失去光明的侯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来到眼七科(白内障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彬的诊室。老人已是80岁高龄,他那双浑浊的眼睛已经被朦胧笼罩了太久,侯先生患有右眼白内障与青光眼,视力持续恶化,生活极为不便。更棘手的是,侯老先生患有多年房颤病史伴随心率缓慢,心脏功能如同“脆弱的引擎”,同时还被抑郁症困扰。此前,他曾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但因术中风险评估过高,手术被迫暂停。“听说这里的白内障专家李彬能治眼病疑难杂症,我们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了。”侯先生的家人回忆道。
李彬接诊后仔细检查,眉头渐渐锁紧。侯老先生的左眼仅有0.1的视力,右眼视力仅为光感,结膜混合型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极浅且周边前房消失等问题,晶状体呈白色混浊并伴有红褐色硬核,眼底无法窥清,更棘手的是并发的青光眼,眼压高达35mmHg,长期高眼压导致视神经萎缩,加上眼部炎症引发的虹膜粘连,眼球结构早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术中可能还会发生晶体半脱位、悬韧带松弛等风险。“手术风险极大,但病人还有复明的希望,我们就会尽100%的努力。”李彬说。
面对这例集高龄、复杂眼病、多系统基础病于一身的“高难度病例”,科室迅速启动多学科(MDT)协作机制,请内科、麻醉科、青光眼专家齐聚会诊。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专家们为侯先生量身定制了一套周密的治疗方案:首先由内科医生对其房颤和心率问题进行调整和控制,稳定心脏功能;青光眼专家制定阶梯式降压方案,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护士长王娟特意把老人安排在安静的单人病房,每日陪同老人聊天,给老人讲手术成功的案例,帮助他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建立手术信心;责任护士张敏为老人滴眼药水时会先蹲下身与老人,轻声说“大爷,该滴药了,您眨眨眼”,等他有回应了再精准操作。麻醉科团队专门制定了适合高龄、心脏功能欠佳患者的全麻方案,确保麻醉过程安全平稳。经过一周的术前调整,侯先生的身体指标趋于平稳,心理状态也逐渐放松,终于具备了手术条件。手术当天,在麻醉科团队全程守护,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安全保障下,白内障科主任李彬联合青光眼科主任张苗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侯老先生实施右眼小梁切除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及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手术过程平稳顺利,成功清除了浑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了人工晶体,同时建立了新的防水引流通道以控制眼压。
术后,医护人员给予侯先生精心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第一天侯先生的眼压从术前35mmHg降至22mmHg,第二天眼压稳定在15mmHg,右眼视力也从仅有光感提升至0.1,且仍在稳步恢复中。李彬主任查房时,侯老先生紧握李彬主任的手激动地说道:“虽然0.1的视力对别人来说不算好,但对我来说已经是奇迹了”。他的话语里,满是对医护人员的感激。
“本例手术的成功,是医院白内障专业在高龄、高风险、复杂全身合并症患者眼科治疗领域的又一例成功典范。复杂病例的救治,考验的不仅是单一科室的技术,更是考验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实力。”李彬介绍。此次成功救治侯先生,正是多学科团队打破学科壁垒、精准联动的成果。未来,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二院)将持续优化协作机制,让更多像侯先生这样的疑难眼病患者,在专业守护下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