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复赛,怎么少得了忠诚盒饭

7月26日“村超”赛事重启,一部分曾经救援的人员受到邀请,再次来到榕江。所以,这个大食堂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大家在赶制一份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忠诚盒饭”。

洪灾来袭时,忠诚镇成为榕江抗洪救灾的大后方。村民们自发带着菜刀、围裙到食堂帮厨,村干部拿着喇叭召集大家,帮厨大姐叮嘱“多打点,他们太饿了”,新疆大叔阿里木江带着20万元支援而来……如今,这些洪灾中感动过无数人的画面被印在了盒饭上,成为鲜活温暖的记忆。

这一次,为了给回榕江的亲人们做饭,大家再一次团结起来。凌晨五点,天还未透亮,村民刘娩娥跨上电瓶车,骑行二十分钟,在六点抵达忠诚大食堂。刘娩娥说:“那肯定是高兴啊,感谢他们那大老远地来帮忙!”

食堂内烟火蒸腾,大厨周井泉调度自如,他只是电话通知了四五位村民,消息却如石子入水般扩散。短短个把小时,七八十人走进了食堂。当记者为如此强大的号召力感叹时,周井泉却一点不意外“我们这地方就是很团结,凌晨一点钟我过来把柴放起来,才回家睡觉。”

午后,阳光灼热,忠诚大食堂旁,高高的榕树下,长桌宴围着摆成了一个圆圈。菠萝救援队秘书长何腾远:“就像感觉回娘家了,吃完这个饭也很温暖,同时也感觉是对我们这些救援队的肯定跟认可,这种被铭记的感觉我觉得温暖。虽然说来做了这个9天8夜,但是我觉得我们对这个榕江的付出,只是一点点,我觉得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你看他们炒菜的时候,这个天气很热,大家一早就来了,甚至是凌晨开始备菜。”

洪水退去,灶台余温犹在。当“村超”的哨声再次响起,忠诚盒饭里的温暖仍在延续。这份双向奔赴的善意,让我们看到灾难面前,平凡人用行动书写的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陈久菊 李海钦

编辑 李舒涵

二审 王迟

三审 陈诗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