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多平台工匠披露:技术要到家,更要懂得生存智慧!

谭工,匠人多平台深度合作工匠,曾多次自主创业,现就职于深圳某知名集团BIM部门,担任分公司高管。接受本次采访前,他最初有所顾虑,在得知采访采用匿名形式(不露脸且对声音进行特殊处理)后,才逐渐敞开心扉。随着访谈深入,他从【专业技术 创业经历 管理心得】三个维度,为我们带来了诸多行业与个人的独到见解。

工匠人物基础背景

谭工,1989年生人,2015年毕业于福建工程大学建筑专业,持有多个建筑行业资质证书。毕业时曾参加福州市多个设计大院的入职考试,笔试均名列前茅,却因身体特殊原因,在面试环节中落选。当年他在福州市投了近百份简历,面试了40场均因身体原因被婉拒,后面辗转厦门求职期间,先后面试了厦门设计院、东铁院、河道相关单位等机构,累计面试超百场,最终入职厦门某集团企业,负责BIM建模工作,工作八个多月后,却在年底尾牙事件中深受打击,他毅然选择了离职。

他坦言:“虽然辞职看似冲动,但我的自尊心和价值观不允许参与没有底线的工作。”

回忆在职经历时,他特别提到:“最令人气愤的是尾牙发放奖金时,老板直接把钱扔在地上让员工捡。寒窗苦读这么多年,连奖金竟要弯腰去捡?这让我意识到,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通过努力和选择证明自己的价值。”

创业风云:从百万项目到负债重生

2016年,他与一起辞职的同事合伙创业,借用姐姐在厦门的公寓,凭借几台电脑开始用BIM技术承接建筑设计订单。随着口碑积累,业务逐渐拓展至工装家装施工领域。

2017年,家装业务为他赚得第一桶金,后经熟人的引荐开始承接房地产分包项目,涉及土建施工、钢结构安装等分包业务。

2018年上半年,因用80万流动资金撬动数百万项目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业务全面崩盘,负债累累。

谈及创业失败时,他分析道:“最初创业是因为就业困难,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按当时建筑行业形势,公司本不该倒闭。问题在于同时经营餐饮店和茶叶店副业,扩张过快又缺乏管理经验。我的主营业务出现资金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业务全部受到牵连。”

后经熟人介绍,谭工转战深圳,入职现单位,从基层做起,花了三年时间,他带领团队从7人发展到80人,并晋升为分公司副总。如今已在深圳安家立业,生活步入正轨。

回顾这段经历,他说:“现在我有家庭要养,有房贷车贷要还,必须脚踏实地。虽然工作中难免受委屈,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现在做事偏向谨慎和内敛。”

中年职业增长:匠人多平台创新型数智化发展新机遇

初次接触匠人多业务时,谭工也曾持怀疑态度。

他回忆道:“当时不了解业务模式,我一度以为是诈骗。庆幸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我确实在你们那里赚了点钱,赚多赚少那是我私人的事情。

匠人多采用S2B2C模式,工匠可以在平台上承接BIM建模等八大业务,并开放了工匠升级工坊组织通道。对此,谭工说:“目前,我已经把匠人平台多介绍给了身边的朋友,他们事后有跟我说了谢谢。有些朋友还在观望,有些朋友出于谨慎考虑,现在有通过我的账号去投标接单。”

这次的交流采访,其实已经不是匠人多与谭工的第一次会面。当问到目前接了多少订单,以及今日过来深度探讨哪些业务合作时。

他说:“这次的深入合作,是我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没准你们就是下一个美团或者饿了么,在不亏的情况下,我愿意去相信你们,相互找一些合作的切入点,继续去做这种事情,要是你们匠人多发展起来了,我也能沾点光。

工匠进阶管理哲学:规划时间分配,用专业赚取尊严

当问及在现在企业工作与个人工匠工作时间,怎么去协调与平衡的?

他说:“现在的公司的团队我也在负责,我从来没有在公司做过自己的事情,毕竟我是公司的既得利益者,职业道德还是要有的,八点下班以后以及周末时间,那不属于公司的时间,我回家干自己的。

“现在很多人失业,从技术以及企业高管的角度综合来看,市场整体环境不太乐观,企业裁掉的大多是高管或者薪资比较高的人,比如,我的朋友在宁德时代年薪60万,现在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薪资太低的岗位存在落差,他也不会去;企业用人方面一都想要熟手,不愿意招没有经验的,整体就会存在落差。

“我身边有不少人失业,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让他们转岗估计也来不及。有些人刚好有技术,我手上有合适的项目,就会推荐给他们。

“工匠不是埋头苦干,而是用专业赚尊严。比如,今天有刚好有一单10多万的,我直接就打过去了,从来没有说要收他一分钱,也会推荐匠人多平台给到他们,他们都在跟我说谢谢。

(谭工,已从平台精英已升级到传奇工匠)

“还有人问我,能不能帮忙找一些能干技术活儿的,我直接都是把对方推给他,我做一回好事,从来没有想过要出任何佣金。

“现在来看,匠人多真的解决了部分就业以及企业信息隔断的问题,在你们匠人多没有成立之前,有很多公司在倒闭,你们成立以后,也确实给了市场好些个人及公司业务机会,就像华洪顺罗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平台展望,个人与生态共赢

访谈尾声,谭工总结道:“深圳的生活压力让我明白,工匠既要精进技艺,更要懂得生存智慧。

“之所以接受这次采访,是希望与平台探索更多合作可能。正如那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而匠人多,正是那道照亮行业的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