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Talk丨青春上合!他们这样说

大河网讯 从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如今中欧班列的重要集结地,河南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今天的河南,正为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青年们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联通世界的舞台。

7月24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青年沙龙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郑州大学承办,以“青春上合·豫见未来——青年力量与文明互鉴”为主题,邀请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中外嘉宾代表开展交流与对话。

活动现场,中外学生以悠扬婉转的中国民歌《编花篮》、灵动轻盈的斯里兰卡舞蹈欢迎四海宾朋。当最后一曲《We Are the World》响起,所有旋律融为一个声音: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同一个名字——青年;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唱出相同的信念——团结、希望与未来。歌曲与舞蹈,洋溢着上合青年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忱与期待。

以青春之名,汇聚多元声音。在座谈环节,中外嘉宾围绕“媒体与智库如何助力青年讲好本国故事”“跨文化视野下的教育与职业发展”“数字时代的上合青年创新合作”三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探讨过程气氛热烈,既有不同理念的激烈碰撞,迸发思想火花;又有多元观点的深度交融,凝聚共识智慧。

拉菲与同学在活动现场合影。

“河南不仅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蓬勃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国际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巴基斯坦互联新闻社编辑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Muhammad Zamir Assadi)认为,在河南深造是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拉菲(Afaq Rafi Awan)在与穆罕默德的交流中提到,他曾有机会走近“工程机械之王”——盾构机,了解中国在基础建设设施领域的先进技术。“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留学生,这段经历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河南开放、多元、注重实践的学习环境,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提供了融通中外、学以致用的宝贵机会。”拉菲说。

穆罕默德告诉记者:“2017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亲眼见证了中国在文化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快速进步,也见证了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教育合作领域的不断深化。”他说,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在交流中打破偏见、增进共识,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在彼此学习中建立深厚友谊,是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增进成员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在青年思想交汇的火花中,文化不再有界限,理解也不再有距离。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青年沙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会,更是一场跨越国界、连接未来的青春约定。未来,还将有更多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青年走进河南、感知中国,携手书写共同成长、共创未来的新篇章。(记者:杨佳欣 实习生:袁博文 张湘婷)

编辑:张龙(小)审核 :王世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