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麂”及人(图)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实习生熊姿报道:“有一头小鹿落单了,缩在树丛里发抖,需要你们来处理一下……”近日,九江市湖口县武山镇一名村民在户外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头毛茸茸的“小鹿”蜷缩在灌木丛中,瑟瑟发抖。村民意识到情况紧急,立即报警求助。很快,一场温情的生命接力在小镇上演。

被救助的小麂幼崽。

小麂在喝羊奶。

接警后,当地警方迅速联系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口保护监测站与湖口县林业局。经工作人员仔细辨认,这头皮毛棕黄色、身上有白色斑点、酷似梅花鹿的小家伙实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小麂(jǐ),又名黄麂。

据悉,小麂是中国特有的小型鹿科动物,性胆怯。其头短小,耳短宽,额线明显,面部过额腺到角基部,每侧各有1条显著的黑纹。小麂幼崽身上有白色斑点,长大后便消失。它们偏好独居或雌雄成对生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森林和灌木丛中,以树叶、嫩芽、果实和青草为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种子传播者。

这头被救助的小麂月龄在1至2个月,初步检查显示,其体表无明显外伤。湖口站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它接回,安置在湖口县野生动物救助站,并根据其幼龄特性,精心调配了易消化的温热羊奶等流质食物,确保营养供给。

“小家伙适应得不错,状态比较稳定,正逐步恢复活力。”7月23日,湖口保护监测站高站长告诉记者,由于生性胆小,刚被救助时,小麂非常警觉,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能明显看出它的状态日益放松。

据介绍,待小麂完全具备野外独立生存能力后,“我们将适时将其放归至适宜的栖息地,据目前的情况看,它可能还要在救助站休养半年左右。”高站长说。

(本文配图由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口保护监测站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