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快评】高铁上不要吃泡面冲热搜,建议多推出15元的盒饭

7月19日,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冲上热搜榜首,网友吵翻了天。一部分人说,这管得太宽,吃啥是我的自由,建议多推出15元的盒饭,替代泡面;另一部分人则支持,觉得泡面那味儿确实太冲,尤其对孕妇、孩子或者对气味敏感的人来说,几小时闻着实在难受。还有网友说得更尖锐:脱鞋味儿不大吗?怎么光盯着泡面?

这场由“一桶泡面引发的讨论”折射出中国高铁日均超千万人次出行需求下,公共空间治理与个体权利的深层博弈。当封闭车厢内的气味扩散成为集体焦虑,这场“方便面自由”讨论远非简单的“吃与不吃”之争,而是现代公共文明演进中必须直面的治理命题。

尽管铁路部门多次呼吁,泡面在高铁上的“江湖地位”却始终稳固。背后的原因更值得琢磨,高铁上一份盒饭动辄四五十块,而一桶泡面五六元。这对学生和打工人们来说,价差可不是小数目。再加上高铁餐食的选择和口味,也常被吐槽。服务跟不上,光劝大家别吃泡面,有点像是“堵”而不“疏”,没解决根本问题。

说到底,这场“泡面之争”表面是气味问题,根子上是公共服务如何满足不同旅客需求的考题。高铁跑得飞快,旅客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多样,但服务能不能也跟上来?比如,能不能多推出价格亲民、味道更好的简餐。

我们知道,高铁有15元一份的简餐,但网友反映经常抢不到,并戏谑购买过程要拼手速。

看到广大网友在评论区呼吁高铁增加10元、15元快餐的需求,这不得不让人思考,群众的切实刚需,无论是低价的方便面还是便宜的盒饭套餐,都是在旅客负担得起,不会造成心理负担范围内,铁路部门要推出多元化的餐饮服务,为不同需求的旅客提供服务 这也是提升高铁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杨阳萌

主播/汪林静

视频/贺琰竹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陈诗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