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

2025年7月12日-7月13日,第六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2025)颁奖仪式在厦门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承办,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协办,《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高校的师生学者、合作期刊资深编辑、优秀企业家以及企业高管出席了本次盛会。

开幕式

7月12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超鹏和《管理世界》编辑部主任闫妍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育辉教授主持。

吴育辉教授主持开幕式

厦门大学副校长吴超鹏在致辞中向会议的举办致以祝贺,向与会的学者、企业家和同学们致以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管理学领域面临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冲击、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构建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的三大转型机遇;在此背景下,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为应对这些挑战所出了积极探索,例如与信息学院合作推出会计、财务与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以及加强工商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工作等。他强调,本次论坛以“面向新现象、新未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创新”为主题,体现了管理学研究的转型趋势。期待各位学者用真知灼见为管理学理论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吴超鹏副校长致辞

《管理世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闫妍在致辞中感谢了各界对论坛的大力支持,并对论坛的高水平和办会宗旨予以肯定。她重点介绍了管理世界杂志社近年来在审稿流程上的改革创新,现有审稿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她强调了杂志社的审稿原则以及“英雄不问年龄,英雄不问出身”的学术包容精神。她特别指出,2024年,《管理世界》发表的论文中,年轻学者(包括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讲师、助理研究员)占第一作者比例超过20%,展现了学术期刊对青年学者的友好与支持,并热忱欢迎包括资深学者和年轻学者在内的所有优秀学者投稿。最后,她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闫妍主任致辞

颁奖仪式

开幕式后,举行了第六届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王凤彬教授主持。

王凤彬教授主持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首先播放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周三多的回忆视频。周三多教授回顾了他在人民大学学习期间与李占祥教授的师生情谊,高度赞扬了李占祥教授“理论联系实际”和“从哲学高度讲透原理”的教学特点,并阐述了其“矛盾管理论”的核心思想,让在场嘉宾深刻感受到了李占祥教授“扎根实践、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随后,由AI技术呈现的“李占祥教授智慧体”视频回顾了李占祥教授的生平与杰出贡献,李占祥教授的虚拟影像表达了对构建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殷切期盼,引发了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回忆与李占祥教授的共事(周三多教授视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泽林教授在线介绍了本届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含青年奖)的评选流程,并揭晓了获奖论文名单。

张泽林教授揭晓获奖论文名单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白云涛,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与学位部部长、《管理评论》常务副主编乔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主任王汝曦三位嘉宾为“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青年奖”论文作者代表颁奖。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超鹏,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管理世界》编辑部主任闫妍,《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兼职教授吕源五位嘉宾为“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论文作者代表颁奖。

颁奖嘉宾与获奖论文作者合影

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邀请了管理学界和计算科学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主题报告在论坛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举行,分别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省管理学会副会长陈志军,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暨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兼职教授吕源主持。

陈志军教授主持主题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暨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兼职教授吕源作了题为《人机交互主体性:管理学研究的新课题》的主题报告。吕源教授将人机交互主体性定义为管理者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互共通与共生共存的通约性”,依此推断,人机交互带来了管理学研究的三个新视角,即整体性、时间动态性以及物体能动性等。吕源教授呼吁管理学者积极开发新的研究方法,以期揭示管理与创新的涌现性与生成性本质。

吕源教授做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软件学院创院院长、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周昌乐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未来管理》的主题报告。周昌乐教授回顾了AI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未来可能的技术突破,并指出AI发展将深刻变革管理方式,未来管理者需要具备“超级思维”和高度的社会洞察力,以适应智能社会的组织模式与管理新需求。

周昌乐教授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燕以《中国创造力研究:面向新时代的挑战和启示》为题,从矛盾管理的视角切入探讨中国创造力的特点和发展路径。张燕研究员具体分析了中西方个体创造力的认知差异,影响中国员工创造力的内外部因素和机制,以及基础教育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并呼吁研究者深入理解跨文化的根本差异,深化探索中国创新的内外条件。

张燕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前主席井润田以《探索从1到N背后的理论故事》为题进行了报告。井润田教授以“势”的概念为例,阐述了中国管理思想的独特之处,强调了如何将本土现象转化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并与西方管理理论进行对话与融合。井润田教授通过案例研究、QCA等多种研究方法展示了中国视角下“势”的内涵及其对企业成长的启示。东北大学长聘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负责人、中国东北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新波与其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井润田教授做主题报告,孙新波教授对话交流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教授傅小凡带来题为《治道之辨与管理哲学》的报告,从不同学科视角解读了“治”与“道”,并从哲学层面剖析了中国式管理思想的独特性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傅小凡教授认为,中国管理智慧的源头活水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实践与深厚的哲学底蕴。报告以一系列经典历史案例为引,将管理智慧与具体的制度、史实结合在一起,并指出实践中的不足。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李卫东教授与其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傅小凡教授做主题报告,李卫东教授对话交流

实践论坛

“企业管理创新实践论坛——大变局需要知行合一的管理哲学”由中油气候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正琦主持。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优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尚客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玉辉,信誉楼百货集团人资部部长侯党芸,太古可乐资深数字合作伙伴袁勇等优秀企业家及企业高管分别就各自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之后,中国企联创新工作部主任张文彬,中国石化党组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徐旭日,境门管理创始人、北京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前龙湖集团首席战略官王亚军,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峰,信誉楼百货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侯党芸在圆桌对话中围绕“当下时代背景中的经营与管理实践、创新路径及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度研讨。

林玉辉、侯党芸、袁勇分享实践经验

企业管理创新实践论坛

圆桌论坛

“矛盾管理圆桌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彬主持,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成瑾、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曾宪聚、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教授王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姬俊抗等学者以“AI新科技影响下组织管理中的悖论与矛盾管理研究”为主题展开对话和交流。

矛盾管理圆桌论坛

论文报告与点评

会议还举办了7场论文报告平行分论坛,其中包含《研究与发展管理》《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期刊论文工作坊和多场论文交流分论坛,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40余篇论文进行了分享与点评。

论文报告平行分论坛汇报与点评

7月13日上午,第六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顺利闭幕。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白云涛主持闭幕式并为本届论坛作总结发言。白云涛教授对出席本次盛会的来宾们以及支持论坛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在论坛接棒式环节,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管理学院教授曾宪聚宣布第七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将于2026年7月在深圳大学举办。

论坛闭幕式与接棒式

第六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2025)颁奖仪式,以“面向新现象、新未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等前沿议题,通过多场主题报告、圆桌论坛和论文交流,呈现了中国管理学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上的最新成果。与会者们不仅见证了学术前沿的激烈碰撞,体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深刻感受了以李占祥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管理学家的思想魅力。

展望未来,论坛将在李占祥教授等学术前辈精神的指引下,秉持“中国问题导向、立足中国管理实践、发问中国管理哲学”的宗旨,继续深耕中国管理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世界管理学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特别鸣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