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东平支公司以案说险|无证驾驶酿悲剧 保险拒赔敲警钟

2025年5月5日,杨某某在未取得三轮摩托车驾驶资格的情况下,违规驾车上路,因未按规定让行引发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身故。其家属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后,经核查,保险公司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仅垫付抢救费用且有权追偿"的条款,以及商业险合同中"无证驾驶属免责情形"的明确约定,作出拒赔决定。考虑到客户家庭实际困难,保险公司启动人文关怀机制,经协商后协议退还全额保费。

三大核心警示

1.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证驾驶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罚款及15日以下拘留。若造成重大伤亡,将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责,量刑幅度涵盖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本案中,杨某某虽未被追究刑责,但其行为已违反行政法规,直接导致保险保障失效。

2.保险合同刚性约束

保险条款明确将无证驾驶列为除外责任,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交强险虽在部分情形下垫付抢救费用,但最终可向致害人全额追偿;商业险则完全免责。数据显示,近三年无证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中,92%的案件遭遇保险公司拒赔。

3.风险成本远超想象

除法律处罚外,无证驾驶者需独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本案为例,若事故造成第三方损失,杨某某家属可能面临数十万元的赔偿请求。即便车辆投保,保险公司亦可行使代位追偿权,违法者终将承担全部经济后果。

双重防护建议

法律层面:驾驶机动车必须年满18周岁并考取对应驾照,驾驶三轮摩托车需持有D类驾驶证。

风险对冲:可投保意外险作为补充,但需注意多数意外险将"无证驾驶"纳入免责条款,需选择明确承保合规驾驶行为的产品。

本案警示: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后防线,但合法合规才是生命安全的首要屏障。切勿让侥幸心理摧毁家庭幸福,让每一公里行程都始于合法驾驶,终于平安归途。

(通讯员 徐冬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