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桥小学发布暑期网络安全指南 守护师生清朗网络空间

鲁网7月18日讯暑假将至,互联网已成为师生假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宅家休息、外出旅行,还是学习充电、拓展兴趣,网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世界在精彩纷呈的同时也暗藏风险,为此,临沂新桥小学特别发布暑期网络安全指南,为师生的假期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严防隐私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是网络活动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暑假期间,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参与网络活动等行为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需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不在陌生群聊、不明网站、非正规问卷等非必要场合,透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学校班级、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晒假期生活时,避免暴露定位和家庭环境细节。

设置强密码:重要账户(支付、社交、邮箱)需设置复杂且唯一的密码(字母 数字 符号组合),避免使用生日、简单数字序列等易猜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且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密码。

守护验证码: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极具可疑性,银行、支付平台、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索要验证码,务必坚决不透露验证码。

践行健康文明上网,抵制不良信息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需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暑假期间,孩子们网络活动时间增多,更要提高警惕:

识别并拒绝有害信息:自觉抵制暴力、恐怖、色情、赌博、迷信等违法和不良信息,不浏览、不下载、不传播,发现后立即关闭页面并向平台举报。

警惕网络欺凌:不在网上侮辱、诽谤、威胁他人;遭遇网络欺凌时,要保存证据(截图、录屏),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向平台投诉举报,必要时报警,不做欺凌者和冷漠旁观者。

防范网络交友陷阱: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轻信网友身份,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进行经济往来;对涉及金钱、见面等要求要高度警惕,及时与家长沟通,线下见面务必告知家长并选择公共场所。

警惕网络诈骗陷阱,捂紧“钱袋子”

暑假期间,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常利用人们放松警惕的心理实施诈骗,需重点防范以下类型:

游戏交易诈骗:警惕低价出售游戏道具、账号、代练服务的信息,切勿私下交易或点击不明链接支付,牢记官方平台交易才安全,不轻信“客服”索要账号密码、验证码。

“免费福利”诱惑:对“扫码领红包”“点击链接免费领游戏皮肤/道具”等噱头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多为钓鱼链接或恶意软件伪装,可能窃取个人信息或账户资金。

兼职刷单诈骗:“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等信息多为诈骗,前期小额返利是诱饵,后期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持续投入,最终血本无归,要求兼职垫资极可能涉嫌诈骗。

网络安全无小事,防范意识记心间。临沂新桥小学希望每位同学在享受假期乐趣的同时,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网络风险。也请家长们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共同守护孩子们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快乐的暑假时光。(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