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租金连年下降,二房东干不下去了

“这两年,二房东实在太难了。已经陆陆续续退了一半房源,等到手头的最后一批合同到期,应该不续租了。”日前,一位西湖区的二房东小王向潮新闻记者坦言:“已经打算结束二房东生涯了”。

小王不是个例,曾经风光无限的赛道,如今唏嘘一片。“以价换量”是近几年杭州租赁市场的关键词。我爱我家数据显示,上半年租房成交量同比上升28.6%,单量涨幅近三成。但租房单位租金同比去年下跌9.8%,环比去年下半年也有4.4%的跌幅。

如果对比2021年的租金高点,降幅更显著。与此同时,租房信息愈加透明,房源选择也越来越多。这一背景下,二房东遭遇“生存危机”,或许是“历史必然”。

杭州有二房东称:

“宁可亏违约金也要提前退租”

租金下降,房东“哀鸿遍野”。今年4月,记者曾写过“笕桥一套顶层带阁楼房,原本租给二房东5.5万元一年,才第二年就被要求降到3万元一年,几乎降一半。对此,房东称难以接受。” 面对这一行情,一部分二房东已经在批量撤退的路上。

“今年明显感觉到租房的人变少了,房子租不出去,要么就降价。”做了多年二房东的钱师傅告诉记者:“前几年之江板块一套120㎡房源能租到6万一年,今年只能租到4万一年,差距非常大。有些房源我已经等不到合同到期就退了,宁可赔违约金,已经赔了很多套。”

钱师傅本身从事装修行业,工作原因能接触到不少房东,按照他的话来说,做二房东几乎是“顺理成章”。2017年时期杭州楼市火热之时,钱师傅瞅准时机果断出手收房,搞起了“二房东”副业。“一般合同签6-8年,前几年回迁房大量交付,所以我们都是去收毛坯房,以比较低的价格大批收来,自己做好装修再出租。每套的装修成本就要好几万,这部分投入就需要2-3年收回本。但是这几年收的房源,装修钱都赚不回来,退租再搭进去一笔违约金,相当于给房东免费装修了。”

比起不少同行,钱师傅收房早,而且并不只靠二房东这一份收入,因此在市场下行期,仍能维持运转。他告诉记者:“我现在手上还有一部分房源还在出租,二房东还在继续做。但是我认识不少同行已经转行了。比如有个之前在丽晶国际做二房东的朋友,现在人已经回老家了。过去那边人等电梯,现在电梯等人。”

资料显示, 巅峰时期的网红楼丽晶国际曾有1.5万住户,目前实际居住人口已降至8000人,租金变化也相当直观,单间从2500-3000元/月降到了1500-2000元/月,一室一厅从3500-4000元/月降到了2200-2800元/月。

小王则是一毕业就扎进了二房东“赛道”,如今也考虑不做了。“其实过去这一行非常赚钱,利润很清晰,只要不断收房,复制盈利模式就行。2019年巅峰期我有上百套房源,为了方便管理还自费做了个公寓APP,早期也算吃到市场红利。”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行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几年市面上房子一直在交付,加上政府的福利房源越来越多,比如公租房、人才公寓、蓝领公寓,还有开发商的长租公寓,租金减少,房子出租的慢,或者租不出去,就亏了。”至于究竟亏了多少,小王不愿详说。

租金下跌、空置率上升

二房东生存空间逐年被挤压

根据贝壳杭州站数据,2025 年6月杭州最新市区租金为43.3 /㎡/ 月,相较21年6月最高点时下降18%,部分外围区域跌幅更明显,房源平均空置期达2个月。

数据来源:杭州贝壳研究院

面对这一市场环境,钱师傅和小王可以说是比较体面离场的二房东。在民呼我为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二房东不退押金、携款跑路的曝光频频出现。

杭州贝壳研究院院长上官剑分析道:“在租金明显下跌,竞争房源增多,空置期逐步拉长的大背景下,传统二房东依赖 "低收高出" 的差价盈利模式,生存压力增大是必然。一方面,二房东面临刚性成本与租金弹性的冲突:另一方面,房东通常与房东签订 3-5 年合约,收来的月租金价格固定,但转租价格随市场波动,扣除装修摊销和空置期损失后,是否还有盈利空间很难说。”

“再加上政府对于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中介机构平台、长租公寓品牌品质提升等带来的竞争加剧,都在挑战二房东生存能力,压缩盈利空间。”

但上官剑认为:“传统二房东这一群体会萎缩,但不会消亡。” 他表示:“越来越多租客愿意为其品牌和品质买单,生存空间会减少。不过,这个市场会有部分人没有精力去打理自己的房子和后续的服务,二房东有时间和精力填补这方面的缺失,拿到较低租金的房子,通过小幅改造,装修、配套家具及后续服务,一定的渠道找到支付更高租金的租客。”

无论如何,房源选择越来越多,租金下降,对租客而言仍是一件好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