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张宁 通讯员 朱忠铭 单县报道
近日的七月流火,正午骄阳如沸金熔铁般倾泻而下,树影缩成浓墨一点,空气仿佛凝滞。单县北城小学六年级三班家长王春女士却执着地来到北城小学,汗水洇湿了半件衬衫,臂弯里一面鲜红锦旗,灼灼映照着滚烫的日光。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为的是孩子六年级在石破天惊的蜕变。该同学上小学以来一直对数学课不感兴趣,自从六年级遇到了老师张亚新,在她的悉心指点和耐心开导下,孩子陡然开窍,逐渐喜欢上了数学,成绩也由原来的五六十分上升到九十多分,孩子因而变得愈发自信,开朗。看到孩子的改变,家长心中翻涌的何止是惊喜?是敬意,是感动,是对老师这一年如一日心血浇灌最深的致谢。
为了这次郑重却隐秘的告别,母女俩特意选了寂静的假日校园。她们执意要亲手把锦旗交到张老师手里。不料张老师被临时事务绊住,时间一分一秒在灼人的空气中艰难爬行。灼灼骄阳之下,她们竟在蒸腾热浪的高温天气下等候了一个多小时。那一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每一秒都被炽热的阳光拉长,却又被无声的期盼与信任悄悄填满。
当张亚新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带着歉意匆匆出现,额上同样沾满汗珠,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出现在校长室。家长从沙发上取出那面叠得整整齐齐的锦旗,双手郑重递上锦旗,喉咙微哽:“张老师,孩子能走到今天,全因您从未放弃她,您对每个孩子都一样尽心尽力啊!”并郑重展开锦旗,“教导有方遇良师,收益终身感师恩”的金色字迹,瞬间跃入老师眼帘。张亚新怔在原地,目光从滚烫的字句移到眼前这对汗涔涔的母女脸上,手指微微发颤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心意。“你们啊……”她张了张嘴,万千话语只化作眼底闪动的水光,轻轻落在锦旗鲜红的绒面上。那目光,已胜过一切言语。
一面锦旗,两心相照,在酷暑中竟酿出了沁人心脾的清凉。它无声传递的,是家长对老师“一视同仁”这朴素而崇高教育信念的深刻体会与由衷回应。当教育摒弃了偏爱的目光,当师者心中真正为每个孩子都点亮一盏不灭的灯,所谓“差生”的界限便自然消融——那正是张亚新不曾宣之于口却日日践行的信仰:讲台上,目光所及,皆是希望之壤;春风化雨,原就该润泽每一寸心田。
锦旗虽轻,其意千钧。它沉甸甸悬于校园墙壁之上,仿佛一枚温热的印鉴,默默印刻着家校之间以理解与信任写就的珍贵契约。张亚新立于校门口目送曹颖母女身影远去,那一刻,热风拂过,校园里草木的清气无声浮动——原来最坚实动人的教育图景,正是师者以心为烛、燃尽偏见,于平凡处烛照出每个生命不可复制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