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提醒:警惕非法集资五大典型特征

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断翻新作案手法,利用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以及信息不对称,设计出各种骗局,令人防不胜防。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特别提醒广大民众,非法集资犯罪主要呈现出五大典型特征,需高度警惕。

伪装合法外衣,骗取信任根基。不法分子为骗取民众信任,常常成立公司,租用高档办公场所,甚至借助宣传进行造势,营造出实力雄厚的假象。部分不法分子还会利用与名人、学者的合影以及各类奖项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欺骗性,让民众放松警惕。

包装投资项目,制造暴利诱惑。犯罪分子将传统投资项目如农林开发、民间借贷等,包装升级为投资理财、金融互助等新型项目。同时,承诺保本付息、高息回报,利用民众追求高额收益的心理,极具吸引力,引诱民众投资。

混淆投资概念,制造专业壁垒。犯罪分子利用公众对新名词的陌生感,编造电子黄金、数字资产等专业术语,或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嘘成上市,混淆交易市场的概念,制造权威性假象,使民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投资。

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致富”骗局。不法分子借助“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新概念,以高收益、低风险、固定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下线、收取入门费等方式编造“庞氏骗局”。他们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待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精准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软件控制受害人设备,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直接窃取资金。这种作案手法更加隐蔽,危害性也更强,让民众防不胜防。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呼吁广大民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面对投资项目时要保持理性,仔细甄别,避免陷入非法集资的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