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江苏总部聚能建邺,"亲橙空间"打开创业者未来图景

2024年7月11日,南京河西中央科创区迎来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总建筑面积达8.9万平方米的南京阿里中心正式启用。作为阿里巴巴在江苏的首个自建园区,该中心不仅聚合淘天、云智能、国际数字商业等六大核心业务,更与建邺区政府联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示范基地",标志着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据悉,该园区投用后预计将聚集超过300家科技企业,5年内培育8-10家独角兽企业,目标建成南京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

智慧生态构筑产城融合新范式

作为"江苏省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项目,南京阿里中心在建设理念上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维。园区采用的生态呼吸幕墙系统较传统建筑节能提升20%,雨水回收系统每年可节水3000吨,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3000余个物联感知节点实时优化能耗。值得关注的是,总长1.2公里的空中连廊系统串联起办公区、创业空间、人才公寓和商业配套,形成15分钟低碳生活圈。

阿里集团副总裁刘菲在技术分享会上特别指出:"我们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引入的'产城共生'理念,在这里实现了本土化创新。"园区规划中的"未来厨房"智慧餐厅采用AI识别结算系统,日均服务能力达5000人次;配备VR会议系统的创新实验室已开放预约,首批15家入驻企业将率先体验混合现实协作场景。

亲橙生态重构创业服务模式

作为园区最大亮点,"亲橙创业空间"首期开放2万平方米共享办公区域,推出"三维梯度孵化体系":针对初创团队配置开放式工位和5G IoT智能会议室;成长型企业可申请独立办公模块并接入阿里云技术中台;成熟企业享受定制化产业加速服务。目前已有南京能利芯科技等高成长性企业入驻,其中AI算力电源模块研发项目已完成首轮千万元融资。

在政企协作方面,建邺高新区管委会产业发展处处长王伟透露:"我们联合打造了企业服务'三个一'工程——数字转型服务中心、跨境贸易社区和云栖工程师学院。"该体系整合工商注册、跨境支付、技术认证等83项服务,特别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推出"72小时极速通关"数字窗口。

人才战略激活创新基因

在数字经济人才培育方面,南京阿里中心启动"长江数字人才计划",规划三年内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培养5000名复合型人才。阿里首席人才官蒋芳现场宣布:"我们已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支持'AI 产业'创新项目孵化和青年人才住房补贴。"

园区内配建的368套人才公寓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入选"南京市首批数字经济人才安居工程"。在建邺区人社局的支持下,"阿里廊"公共服务空间每月将举办创投路演、技术沙龙等主题活动,首期"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研讨会吸引长三角地区87家企业报名。

数字引擎驱动区域经济

作为建邺高新区"一核三极"战略的重要载体,南京阿里中心的落户显著提升了区域产业集聚力。统计显示,建邺区现有市级总部企业68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突破45%。园区投入运营后,预计年度技术交易额将突破50亿元,带动河西CBD周边形成超百亿规模的数字服务产业链。

在建邺区政府的未来规划中,该区域将重点发展智能硬件、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南京阿里中心作为重要创新策源地,其搭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长三角40余个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南京阿里中心的落地不仅是个物理空间的建立,更是数字经济发展范式的创新实践。从绿色建筑到智慧园区,从创业孵化到人才培育,这座矗立在长江之滨的创新综合体,正在书写政企协同、产城共生的时代新篇。当数字技术的星辰之光与千年古城的创新基因交汇融合,一个更具活力的长三角数字经济生态圈正在加速成型。

记者:程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