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使命。
2025年7月8日至10日,遵义市遭遇了持续强降雨袭击。赤水、习水、仁怀、桐梓、汇川、播州等多地出现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面对严峻汛情,遵义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各级应急系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立足“防”:指挥“中枢”高效运转
“暴雨来了,立即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月8日16时,经会商研判,遵义市针对有暴雨、大暴雨的赤水、习水、仁怀、桐梓、汇川、播州6个县(市、区)及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随着7月9日暴雨持续,当日17时,又将仁怀、赤水、习水三地的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
遵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应急管理局作为防汛抗灾的“中枢”,在此轮强降雨中高效运转,科学调度。立足“防”,突出“抢”,强化“救”,以迅疾行动应对汹涌汛情,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降雨期间,遵义市应急指挥中心持续灯火通明,昼夜不息。一条条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在这里汇集分析,一通通预警叫应电话从这里直达基层一线,精准指导各地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确保责任无缝压实至“最后一公里”,措施精准落实到“最后一个人”,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减轻损失。
突出“抢”:应急先锋冲锋在前
疾风骤雨中,遵义市应急系统干部职工和基层干部并肩作战,勇挑重担。一个个在洪流中勇敢逆行的身影,筑起了守护群众安全的坚实屏障。
“跟我走!”7月9日凌晨5时,习水县杉王街道御景山居小区因暴雨积水严重,多名群众被困。习水县应急救援中心队员火速抵达,利用橡皮艇、救援绳索等装备展开紧急营救。历经两个多小时的不懈奋战,成功将3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习水县土城镇长坝村,洪水威胁着地势陡峭处的民房,道路损毁,车辆无法通行,多名群众被困,救援队员将绳索系在村民身上做好安全保护,越过山沟,将被困群众安全转移。
启动应急响应、发送叫醒叫应短信、逐户开展预警提示、紧急转移避险……据统计,仅7月8日晚到9日凌晨,习水、赤水两地就紧急转移避险群众4000余人。
强化“救”:专业力量精准施援
防汛抗灾离不开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设备的支撑。7月8日当天,遵义市迅速调集4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携带通信无人直升机、排水抢险车、大功率排涝泵等“硬核”装备,星夜驰援受灾一线,全力开展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物资抢运及道路抢修等重要任务。
雨势虽猛,救灾决心更坚。面对湍急洪流与厚重淤泥,救援队员们科学分组、有序作业。他们肩扛设备、脚踏泥泞,与干部群众合力清淤排障、疏通道路、消除隐患。
在因山石滚落、淤泥堆积而中断的道路上,他们徒手搬石、挥锹清淤,艰难挺进;在被洪水淹没的城区停车场,他们操作排水设备彻夜奋战抽排积水……汗水与泥水交织滑落,却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与心中守护的承诺。
“当前,强降雨虽已过去,但抢险救灾工作仍在持续。遵义市应急管理系统将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遵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主创:余旭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信 姚腾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