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近日,一男子上山抓蝎子被蜇伤,短时间内出现意识模糊不清等危重症状,经诊断为重度过敏性休克。凭借丰富的救治经验,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急诊团队及时对男子进行精准治疗,最终化险为夷。
男子上山捉蝎子被蜇伤,下山时意识模糊不清
38岁的刘先生(化名)是一位抓蝎子能手,7月3日,他像往常一样上山“狩猎”,却不慎被一只蝎子蜇伤右腿。起初,刘先生只是感觉伤处刺痛,然而,短短几分钟后,凶险症状骤然降临。“先是头皮奇痒难忍,随即全身剧烈瘙痒!”意识到不妙,刘先生立即向身为医生的哥哥求助。哥哥判断情况危急,第一时间为其拨打了120。
下山途中,刘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感到胸闷如巨石压迫,呼吸困难如同喉咙被扼住。当他艰难抵达山脚时,已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不清。120急救车赶到后,随即将患者转运至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急诊医学部就诊。
蜇伤诱发重度过敏性休克
急救团队精准施救挽回一命
据医生介绍,当刘先生被送入急诊抢救室时,情况已极度凶险: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面色及口唇呈现可怕的青紫色(发绀);血压骤降至86/60mmHg,血氧饱和度更是跌至85%,生命垂危!外科急诊值班医生王淼迅速询问病史,精准判断患者为蝎子蜇伤后诱发的重度过敏性休克,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抢救即刻展开。
抢救团队争分夺秒,护士立即为患者肌注肾上腺素0.5mg,这剂对抗急性过敏性休克的“救命针”,以迅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扩张气道,缓解致命状态;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强力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血管渗漏;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有效缓解剧烈瘙痒等过敏症状;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为生命提供全面支持保障。
随着这些关键抢救措施和药物的快速起效,刘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恢复清醒,缺氧的青紫面容也慢慢转为红润,血压开始回升,氧饱和也恢复到正常。一场生死危机,在急诊团队精准、高效处置下,最终化险为夷。
“小小毒虫蜇伤,可引发致命的过敏性休克,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急诊医学部薛乔升主任介绍,本例患者被蝎子蜇伤后发生如此剧烈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在医学上称为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毒虫毒液中的特定蛋白质作为强效过敏原,可致敏某些体质人群。
当再次接触同类毒液时,机体免疫系统会过度反应,释放大量组胺等炎性介质,轻则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重则出现支气管水肿、痉挛,伴随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意识丧失导致多脏器衰竭、死亡。
专家提醒:出现意外应及时就医
作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单位、青岛市医学会动物致伤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东院区急诊医学部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急性脑卒中、各种中毒、严重创伤、多发伤、毒蛇咬伤、海蜇蜇伤、蜂蜇伤等各种动物致伤、危重破伤风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
“动物蜇伤后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常见有海蜇蜇伤,蜂类蜇伤等,像蝎子蜇伤引起过敏休克的比较少见。但一旦出现早期的过敏反应还是要及时就医。”薛乔升主任强调,夏天是户外活动和旅游旺季。大家上山、进入草丛等地进行活动时,务必穿着长袖长裤、高帮鞋,戴手套帽子,避免皮肤暴露。避免捕捉、惊扰毒虫。一旦被蜂类、蝎子、蜈蚣等毒虫蜇咬后,除局部疼痛肿胀外,若出现全身瘙痒、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务必高度警惕,这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