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艺术大师王少舫遗物入藏安庆博物馆

大皖新闻讯 7月4日,黄梅戏艺术大师王少舫遗物捐赠仪式在安庆博物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王少舫大师亲属代表现场签署捐赠协议并办理捐赠物品交接手续。

此次接收捐赠的物品为王少舫大师的信札、照片、书籍、曲谱、剧本、衣物、家具和生活用品等130件/套,其中有王少舫大师年轻时携带的化妆头面、脂粉等大、小竹藤提盒与提篮两只,王少舫大师晚年为了舞台形象由两个年轻演员帮助穿上的贴身帆布紧身衣等。同时还接受了黄梅戏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陈精根捐赠的黄梅戏著作5件/套。目前安庆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已将上述135件/套珍贵捐赠品全部登记入藏。

王少舫原名王少芳,出生于汉口。王少舫9岁在上海师从鲍小林学京剧,工老生,13岁正式登台演出。1950年正式改唱黄梅戏,1954年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任演员,后任副团长,当年参加华东戏曲汇演,扮演《天仙配》中董永,荣获表演一等奖(金质奖章)。后在《告粮官》中扮演张朝宗、《袁璞与荆凤》中扮演老校长,均荣获演员一等奖。1986年7月,王少舫因病去世,享年67岁。

活动仪式上,王少舫大师之子王毛代先生表示,最近因为父亲的故居要拆迁,在搬家的过程中,与家人一起重新整理出了一批父亲当年的遗物。为了让王少舫大师奋斗终身的黄梅戏事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选择捐赠给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是为这些物品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终于满足了父亲的遗愿。父亲在安庆“民众剧院”培养了一大批接班人,成为安庆各院团的中坚骨干。他对黄梅戏艺术始终保持严谨作风与执着追求,倾注了毕生精力。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陶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