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是“洋银”却标注纯银 为什么这次商家不用三倍赔偿?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思法宣)在网购平台,商品页面上有醒目的“标题信息”,也有详细的“商品详情页”,可当这两处的信息“各说各话”时,消费者到底该相信哪个?思明法院近日审理的一起因商品信息不一致引发的网购合同纠纷案,给出了明确判决。

“买纯银的,结果送来的是合金的;页面上明明写着‘正品纯银’,商家却说是‘洋银技术’。” 消费者小吴(化名)说,自己被商家的“文字游戏”坑了。

“银盛庄”(化名)是一个外国手工银器品牌,其网店有一款材质为“纯银”的银壶,商品详情页显示该产品是“外国洋银烧水壶系列”,小吴随即毫不犹豫地下单了4个银壶,支付了4万多元。

然而,几天后快递送到手里,拆开包装那一刻,小吴就发现不对劲——包装盒标签上写着“内外面镀99.9纯银 基材白铜合金(洋银)”,壶身和壶底也刻着“洋银”字样。使用说明书更明确注明:这其实是外覆99.9%纯银的合金壶。

在收货后的第九天,小吴向客服反映材质问题,客服一开始表示愿意退货退款,但小吴不满意客服的处理方式,又多次与客服交涉。几天后,客服回复因超过退货时效,无法支持小吴的退货退款诉求,只能补偿1000元。多次协商无果后,小吴将“银盛庄”告上了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退一赔三。

对此,“银盛庄”辩解称“洋银”是外国独有的银合金技术,在我国并无此分类。“我们在购物平台发布商品信息时,只能在平台提供的纯银、足银、素银等几个选项中选择其一。因这款银壶商品表面覆盖99.9%的纯银,我们就选择了‘纯银’品类,并非故意欺骗客户。”“银盛庄”表示,他们也知道该材质“纯银”的表述存在问题,所以在商品详情页面的首页标明产品为“外国进口洋银烧水壶系列”,又在其后介绍了洋银的工艺、特性、起源和优势,消费者在下单时应该能清楚知道产品材质。

法院审理后认为,“银盛庄”这款银壶虽然在产品参数中的显现材质为“纯银”,但在商品详情页体现为洋银烧水壶,附图亦详细介绍了洋银的工艺。小吴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具备正常的判断能力,只要浏览商品详情页就能发现这些信息。“银盛庄”的行为不足以使小吴陷入错误认识,因此,法院对小吴三倍赔偿的请求不予支持。

但这款银壶的宣传存在瑕疵,不够真实全面, 故小吴有权解除其与“银盛庄”之间的合同关系,并要求“银盛庄”退还货款4万余元,同时,小吴也应将水壶退还给“银盛庄”,由“银盛庄”承担退货的运费。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能否获得三倍赔偿取决于经营者是否存在欺诈

承办该案的法官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在权益受损后能否获得三倍赔偿,取决于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本案中,小吴购买的银壶产品参数虽然显示为“纯银”,但商品详情页面已明确体现材质为“洋银”,并对“洋银”的成分构成和制作工艺作出详细介绍,小吴浏览商品详情页后应不会产生错误认识。因此,不宜认定“银盛庄”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小吴的三倍赔偿请求缺乏依据。然而,这款银壶实际材质确与产品参数不符,因此,小吴有权要求退货退款,“银盛庄”应承担退货运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