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狭窄”患儿误吸樱桃核,济南市儿童医院攻克复杂气道难题

近日,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特殊的先天性气管狭窄成形手术。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气道异物”与“气管狭窄”在浩浩身上发生了“偶遇”。

患儿病情回顾

1岁5月的浩浩误吸樱桃核后导致窒息,出现意识丧失、口唇发绀,父母予以拍背处理后未见好转,立即呼叫当地120。至当地医院后浩浩出现了心跳骤停,经历了心肺复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经气管切开处取出一枚位于声门下区的黄色异物。大多数孩子气道异物会进入右主支气管,这是因为右侧气管与气管的分叉角度较小,当异物进入气管时,容易进入分叉角度较小的右侧支气管,而不会发生致命性的窒息。那么浩浩的气道异物为什么堵在声门下呢?儿童医院找到了答案。

多学科协作救治

因为患儿的病情凶险,家长要求转入医院PICU继续治疗。入院后,浩浩的异物卡在声门下——这一异常表现引起了PICU团队的高度警觉,该患儿大概率合并气管畸形!立即联系呼吸介入科行床旁气管镜检查,术中发现患儿果然存在长段的气管“O”型环、气管狭窄。狭窄的气管死死“锁住”异物,导致主气道近乎完全阻塞,常规操作取出异物非常困难,易引发窒息和心跳骤停。

PICU团队立即组织了多学科会诊(MDT):康复科医生为浩浩制定长期的康复方案、高压氧治疗,促进脑功能恢复;呼吸介入科医生为浩浩定期 气管镜检查及治疗,促进肺复张、同时了解气切口吻合情况;心脏外科医生动态监测指标,为后续的手术干预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重症监护室医生日夜守护,为浩浩提供亚低温脑保护、生命支持。浩浩的救治过程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在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这是个幸运的孩子,在PICU、心脏外科、呼吸介入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浩浩的病情取得显著改善:成功撤离呼吸机,脑功能恢复良好,未遗留严重后遗症。然而,撤离呼吸机后仍有气促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心脏外科杨彦亮主任与家长进行了耐心的沟通与解释后建议尽早手术。

再次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气管切开裂口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气管长段狭窄,考虑到出院后仍有窒息、缺氧的风险,呼吸科马静主任也建议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但父母仍选择了保守治疗,办理出院手续。

图1 患儿术前胸部CT提示气管窄严重且狭窄段长

图2 气管切开处可见大裂口

手术挑战与突破:

出院后仅10天,浩浩再次因呼吸费力加重来医院就诊,患儿面色紫绀,缺氧明显。再次紧急收入呼吸介入科,急症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局部管腔瘢痕狭窄,外径2.8mm支气管镜不能通过,给予球囊扩张,术后缺氧症状好转,也暂时缓解了梗阻症状,为后续的手术赢得了时间。心外科杨彦亮主任、呼吸介入科马静主任再次耐心向家长解释:球囊扩张只是权宜之计,必须手术根治,如反复多次扩张会造成气管内膜增生、增厚,反而为手术增加了难度。经历了再次抢救后,浩浩家长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选择手术治疗。

图 3球囊扩张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可见明显的效果

04

浩浩的病情非常复杂,不仅存在严重的气管狭窄,还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再加上之前做过气管切开手术,使得这次手术的风险和难度都大大增加。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医院组织了心脏外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多个专家团队一起会诊,最终决定:不仅要同时修复心脏问题,还要把气管狭窄段和之前气管切开的部分一起处理,否则术后可能出现气管裂开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由经验丰富的杨彦亮主任主刀,马静主任术中同台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气道情况配合手术。术中发现浩浩的气管狭窄范围很长(5.4cm),而且由于之前的气管切开,局部组织粘连严重、瘢痕多,手术难度极高。但凭借精湛的技艺,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支气管成形 气管成形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图 4手绘示意图、气管成形前及成形后外观形态

05

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术后第3天脱离呼吸机,第7天转出CICU,复查电子支气管镜显示气管形态良好。

图 5术后复查气管镜“一镜到底”;气管重建形态非常满意

06

气管狭窄遇见“气道异物”,这一例国内外鲜有报道的病例,无疑是非常幸运的,这离不开儿童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也为类似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气道畸形,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50%-80%。轻度患儿平时可能无症状,仅在哭闹或运动时出现喘鸣;严重者会反复肺炎、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浩浩的父母曾以为他感冒后的"呼噜"声是正常现象,直到检查才发现是气管狭窄。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提醒:若孩子经常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运动后气促、感冒时喉中痰鸣等症状,需警惕气管畸形,应及时就诊!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自2017年开展先天性气管狭窄的外科治疗以来,已完成手术300余例,就诊患者来自北京、广东、新疆、福建、重庆、江苏、浙江等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省患儿约占2/3。无论手术数量还是手术治疗难度均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同时在复杂、危重、低龄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呼吸介入科成立于2009年,是集呼吸急危重症、呼吸介入、快速现场评价、呼吸康复、带教培训一体的专业平台,拥有配套完整的软式支气管镜、硬质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激光治疗仪、冷冻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内镜中心累计完成呼吸内镜操作5.5万余例,近10年(2014-2024)年均内镜量近4000例,其中四级儿科呼吸内镜手术占比50%以上。

医院也为可以为该种疾病患儿提供多种救助基金支持。对于先心病、气管狭窄的宝宝,申请成功后可以获得四万元左右公益基金救助。针对贫困家庭,同时还可以申请“仁爱千家爱”项目救助,最高可获得两万元爱心补助。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可以真正做到“不花钱”治大病,更好地为广大患儿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